扁平化界面设计的符号学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4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6 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再编码:界面设计从拟物化到扁平化 | 第17-42页 |
2.1 图标由拟物化变为扁平化 | 第17-26页 |
2.1.1 应用图标的扁平化 | 第18-22页 |
2.1.2 栏图标的扁平化 | 第22-24页 |
2.1.3 扁平化图标的特征 | 第24-26页 |
2.2 发送者对符号的再编码 | 第26-40页 |
2.2.1 符号再编码过程 | 第28-31页 |
2.2.2 去除信息冗余,产品语义更加明确 | 第31-34页 |
2.2.3 通过隐喻手法增强符号表意 | 第34-40页 |
2.3 接收者对符号的解码更准确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强规约性:扁平化界面设计的理据性特征 | 第42-59页 |
3.1 "所指"命令信息的传递更高效 | 第42-52页 |
3.1.1 像似符与指示符的理据性 | 第43-48页 |
3.1.2 规约符的明确意义 | 第48-52页 |
3.2 "能指"的扁平化优势 | 第52-59页 |
3.2.1 简化视觉符号,提高界面认知 | 第52-56页 |
3.2.2 符义明确,降低接收者的视觉联想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双轴优化:扁平化界面文本的组合特性与优势 | 第59-72页 |
4.1 符码的版式结构特点 | 第59-63页 |
4.2 扁平化界面设计的层级结构优化 | 第63-66页 |
4.3 扁平化界面中色彩符号的优化 | 第66-72页 |
4.3.1 突出色彩符号的情感语义 | 第67-69页 |
4.3.2 "扁平化"色彩更吸引接收者的注意力 | 第69-72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