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县域生态经济研究进展 | 第10-15页 |
1.2.1 生态经济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县域经济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2.3 新疆南疆县域生态经济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县域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8-21页 |
2.1 生态经济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1.1 生态经济学 | 第18页 |
2.1.2 生态经济 | 第18-19页 |
2.2 县域生态经济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.1 县域生态经济概念 | 第19页 |
2.2.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| 第19页 |
2.2.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1-31页 |
3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6页 |
3.1.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| 第21页 |
3.1.2 南疆县域经济现状 | 第21-24页 |
3.1.3 南疆县域生态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1.4 南疆县域经济与生态协调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2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6-29页 |
3.2.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26-27页 |
3.2.2 基于DPSIR模型的构建县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7-29页 |
3.3 数据来源 | 第29页 |
3.4 数据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| 第29-31页 |
3.4.1 数据处理 | 第29页 |
3.4.2 变异系数求权重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| 第31-41页 |
4.1 研究方法 | 第31-34页 |
4.1.1 变异系数Topsis法 | 第31-32页 |
4.1.2 空间数据探索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2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空间演变分析 | 第34-40页 |
4.2.1 县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| 第34页 |
4.2.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.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3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| 第41-57页 |
5.1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关系计算模型 | 第41-43页 |
5.1.1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| 第41页 |
5.1.2 区域协调发展模型 | 第41-42页 |
5.1.3 评判标准 | 第42-43页 |
5.2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发展状况 | 第43-50页 |
5.2.1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| 第43-44页 |
5.2.2 县域生态发展状况 | 第44页 |
5.2.3 县域社会发展状况 | 第44-50页 |
5.3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时空演变分析 | 第50-53页 |
5.4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5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、对策与不足 | 第57-61页 |
6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6.2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| 第58-60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 1 | 第66-67页 |
附录 2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