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轴流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茎轩切碎装置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6-25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页 |
1.2 联合收割机茎秆切碎装置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1.2.1 发展历程 | 第16-18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2.3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水稻茎秆力学性能试验 | 第25-37页 |
2.1 样品制备 | 第25页 |
2.2 仪器及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1 试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2.2 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.1 拉伸试验 | 第26页 |
2.2.2.2 三点弯曲试验 | 第26页 |
2.2.2.3 剪切试验 | 第26页 |
2.3 结果分析 | 第26-36页 |
2.3.1 拉伸强度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3.2 拉伸弹性模量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3.3 剪切弹性模量分析 | 第29-34页 |
2.3.4 剪切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试验台设计 | 第37-44页 |
3.1 试验台功能 | 第37页 |
3.2 试验台结构 | 第37-39页 |
3.2.1 总体结构 | 第37-38页 |
3.2.2 碎草装置结构 | 第38-39页 |
3.2.2.1 强制喂入机构 | 第38页 |
3.2.2.2 碎草刀轴 | 第38-39页 |
3.3 传动及调速装置 | 第39-41页 |
3.3.1 传动方案 | 第39-40页 |
3.3.2 调速装置 | 第40-41页 |
3.4 数据采集 | 第41-42页 |
3.5 试验台结构总成 | 第42-4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切碎装置关键部件研究与设计 | 第44-60页 |
4.1 理论分析 | 第44-54页 |
4.1.1 切割滑草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1.2 切割力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1.3 切割仿真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1.3.1 切割速度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1.3.2 刀片刃角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2 关键零部件的研究与设计 | 第54-57页 |
4.2.1 切碎刀 | 第54页 |
4.2.2 切碎刀排列 | 第54-55页 |
4.2.3 导草部件 | 第55-57页 |
4.3 切碎装置总成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田间试验 | 第60-79页 |
5.1 试验目的及评价指标 | 第60页 |
5.2 试验仪器及工具 | 第60页 |
5.3 水稻作物田间调查 | 第60-61页 |
5.4 试验过程 | 第61页 |
5.5 单因素试验 | 第61-70页 |
5.5.1 刀轴转速 | 第61-66页 |
5.5.1.1 碎草合格率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5.1.2 碎草功率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5.2 作业速度/喂入量 | 第66-70页 |
5.5.2.1 碎草合格率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5.2.2 碎草功率分析 | 第68-70页 |
5.6 多因素试验 | 第70-77页 |
5.6.1 因素水平设计 | 第70-71页 |
5.6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1-77页 |
5.7 茎秆抛洒均匀度 | 第77-78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2页 |
6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6.2 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附录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