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微生物学论文

铜绿假单胞菌NY3胞外分泌物对烃类降解的作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研究背景第9-20页
    1.1 石油烃化学组成、环境中污染物现状及其危害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石油烃组成、种类及性质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石油烃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及危害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石油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修复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种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铜绿假单胞菌降解石油烃的优势第13-14页
    1.3 铜绿假单胞菌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因素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加氧酶对降解石油烃的作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降解石油烃的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4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物特性及作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蛋白类物质特性及作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绿脓菌素特性及作用第16-1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意义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2 铜绿假单胞菌NY3胞外分泌物对其降解石油烃的作用第20-33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离心两种种子液对NY3菌代谢十四烷效率的影响作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离心种子液对NY3菌代谢原油(混合烃)效率的影响作用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外加两种胞外大分子物质对NY3菌降解十四烷效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外加两种胞外小分子活性物对NY3菌降解十四烷效率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3 铜绿假单胞菌胞外分泌物的鉴定第33-42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材料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NY3菌两种培养基种子上清液提取的大分子聚合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NY3菌两培养基所提大分子聚合物SDS-page凝胶电泳分离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NY3菌两培养基提取的小分子胞外活性物的光谱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NY3菌两培养基提取的小分子胞外活性物的电化学特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飞行质谱法对两种培养基提取出的小分子物质的鉴定第39-4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4 优化NY3菌胞外小分子活性物分泌条件及其 对烃降解的影响作用第42-53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共存碳源对NY3菌代谢烃同步分泌胞外小分子活性物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共存碳源对NY3菌降解十四烷效率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共存碳源对NY3菌降解体系中绿脓菌素相对分泌物量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共存碳源体系对NY3菌降解体系中吩嗪类特性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戊二酸共存时生长液提取的绿脓菌素对NY3菌细胞降解烃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戊二酸共存时生长液中提取的绿脓菌素对NY3菌粗酶液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戊二酸共存液中提取的绿脓菌素对 NY3 菌降解液中电子传递特性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2-53页
5 结论和建议第53-5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建议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Android的图像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深圳国税纳税服务需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