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9页 |
1.1 淡水浮游动物 | 第11-17页 |
1.1.1 淡水浮游动物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1.2 淡水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| 第13-15页 |
1.1.3 淡水浮游动物对水质的指示性 | 第15-17页 |
1.2 太平湖水库概况 | 第17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1 采样点的布设及采样时间 | 第19-20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2.1 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2.2 浮游动物样品采集与实验 | 第20-21页 |
2.2.3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| 第22-46页 |
3.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| 第22-27页 |
3.1.1 全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| 第22-24页 |
3.1.2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 | 第24-27页 |
3.2 浮游动物现存量(丰度和生物量) | 第27-38页 |
3.2.1 全湖浮游动物现存量及时空变化 | 第27-31页 |
3.2.2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现存量及时空变化 | 第31-38页 |
3.3 浮游动物优势种 | 第38-41页 |
3.3.1 全湖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及时空变化 | 第38-40页 |
3.3.2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及时空变化 | 第40-41页 |
3.4 浮游动物多样性 | 第41-44页 |
3.4.1 全湖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及时空变化 | 第41-42页 |
3.4.2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及时空变化 | 第42-44页 |
3.5 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浮游动物群落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| 第46-59页 |
4.1 理化因子 | 第46-48页 |
4.2 相关性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2.1 浮游动物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| 第49页 |
4.2.2 浮游动物优势种种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2.3 浮游动物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2.4 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| 第53页 |
4.2.5 浮游动物生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 聚类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3.1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| 第55页 |
4.3.2 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的分层聚类 | 第55-57页 |
4.3.3 各采样时间浮游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4 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水质评价 | 第59-66页 |
5.1 水质评价标准 | 第59-60页 |
5.1.1 理化因子评价标准 | 第59页 |
5.1.2 生态学评价标准 | 第59-60页 |
5.2 理化因子评价结果 | 第60-61页 |
5.3 生态学评价结果 | 第61-65页 |
5.3.1 浮游动物现存量评价结果 | 第61-63页 |
5.3.2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 | 第63-64页 |
5.3.3 浮游动物指示种评价结果 | 第64-65页 |
5.4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6-68页 |
6.1 理化指标 | 第66页 |
6.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指数 | 第66-67页 |
6.3 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| 第67页 |
6.4 水质评价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录:太平湖水库浮游动物名录表 | 第72-7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