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7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2.1 LNG冷(火用)的特性 | 第15-17页 |
1.2.2 利用LNG冷能的动力系统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常规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建模与热力学分析 | 第20-35页 |
2.1 常规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建模 | 第20-25页 |
2.1.1 空分单元建模 | 第21-23页 |
2.1.2 燃气动力单元建模 | 第23-24页 |
2.1.3 二氧化碳捕集单元建模 | 第24-25页 |
2.2 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| 第25-34页 |
2.2.1 空气分离装置 | 第26-29页 |
2.2.2 富氧燃烧的燃气动力循环 | 第29-3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利用LNG冷能的空气分离系统流程 | 第35-47页 |
3.1 利用LNG冷能的空气分离研究进展 | 第35页 |
3.2 利用LNG冷能的空气分离系统建模 | 第35-37页 |
3.3 实例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3.1 计算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3.2 流程模拟与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4 空分装置的热力学分析 | 第41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利用LNG冷能的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 | 第47-57页 |
4.1 利用LNG冷能的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建模 | 第47-49页 |
4.2 实例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2.1 计算模型 | 第49-50页 |
4.2.2 流程模拟与结果 | 第50-53页 |
4.3 热力学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节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利用LNG冷能的富氧燃烧燃气动力系统的参数优化分析 | 第57-67页 |
5.1 液体空分产品产量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2 氧气浓度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5.3 CO_2捕集率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4 燃气轮机压缩比及燃气透平进气温度(TIT)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5.5 蒸汽动力循环参数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5.6 液体产品能耗分摊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