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

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--来自重庆市1985-2009年的样本数据检验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9页
1 绪论第9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-13页
     ·对外开放度的度量存在很大差异第9页
     ·对外开放的两面性第9-10页
     ·我国对外开放度的高低存在争议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际旅游业成为对外开放新亮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后危机时代的机遇第12页
     ·亟需开放的重庆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思路第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论文结构第14页
   ·创新与不足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点第15-17页
2 文献综述第17-31页
   ·国外对外开放度的指标构建和度量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国外贸易开放度的研究第17页
     ·国外贸易开放度研究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际资本和金融开放度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对外开放度研究评述第19-20页
   ·国内对外开放度的研究第20-24页
     ·传统赋权法第20页
     ·主观赋权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平均赋权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数理统计赋权法第23页
     ·国内对外开放度研究评述第23-24页
   ·国内外对外开放度研究成果述评第24-25页
   ·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综述第25-26页
     ·FDI 与经济增长综述第26-27页
   ·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第27-31页
     ·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28页
     ·国际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国际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29-31页
3 对外开放度的理论模型拓展第31-37页
4 重庆市对外开放度的度量与指标体系构建第37-53页
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现状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机遇期第37页
  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存在的不足第38-41页
   ·重庆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指标构建第41-44页
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度的度量及指标衡量第44-49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因子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度与发达地区及全国差异性分析第49-53页
5 重庆市对开放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第53-71页
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第53-58页
     ·数据说明第53页
     ·实证模型及平稳性检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模型修证及实证结果第54-58页
     ·本节小结第58页
   ·重庆市对外开放单一路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58-6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第59页
     ·模型及回归实证结果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第60-63页
     ·本节小结第63-64页
   ·对外开放综合路径VEC 模型实证分析第64-7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第64页
     ·实证结果及检验第64-68页
     ·本节小结第68-71页
6 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1-75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·政策建议第72-75页
     ·扩大对外开放,扭转重庆市封闭型经济体的局面。第72页
     ·立足自身发展,积极完善重庆市软硬件设施建设第72页
     ·调整外贸结构,扩大贸易规模种类及贸易伙伴范围第72-73页
     ·选好商招良资,引导和协调外资在三大产业中比例第73页
     ·发展国际旅游,促进重庆市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第73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附录第83-93页
 A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3页
 B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3页
 C 附表第83-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
下一篇:国际贸易结构对我国专利数量的影响--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