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腥草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0-15页 |
1 鱼腥草研究概况 | 第10-15页 |
1.1 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1.1 挥发油类 | 第10-11页 |
1.1.2 黄酮类 | 第11页 |
1.1.3 生物碱类 | 第11-12页 |
1.1.4 其他类 | 第12页 |
1.2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2.1 抗菌作用 | 第12页 |
1.2.2 抗病毒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2.3 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| 第13页 |
1.2.4 抗炎作用 | 第13页 |
1.2.5 抗肿瘤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2.6 其他作用 | 第14页 |
1.3 结语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鱼腥草氯仿部位的提取分离 | 第15-21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15-16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5页 |
2.1.2 仪器 | 第15页 |
2.1.3 试剂 | 第15-16页 |
2.2 提取方法 | 第16页 |
2.3 分离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3.1 氯仿部位易溶于甲醇部分的分离 | 第16-18页 |
2.3.2 氯仿部位难溶于甲醇部分的分离 | 第18-19页 |
2.4 小结与讨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化合物结构解析 | 第21-36页 |
1 研究结果 | 第21-23页 |
2 化合物结构解析 | 第23-36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36-39页 |
1 结果 | 第36页 |
2 讨论 | 第36-38页 |
3 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附录 | 第48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