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| 第12-13页 |
1.3 关键词解析 | 第13-14页 |
1.3.1 师资管理 | 第13-14页 |
1.3.2 人力资源管理 | 第14页 |
1.3.3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现状调查 | 第16-28页 |
2.1 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工具设计 | 第16-18页 |
2.1.1 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16页 |
2.1.2 调查方法及过程 | 第16-18页 |
2.2 X高中师资管理现状 | 第18-28页 |
2.2.1 X高中师资管理中存在的优势 | 第18-19页 |
2.2.2 X高中师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8页 |
3 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问题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1 师资录用聘任方面存在问题 | 第28-29页 |
3.1.1 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分离 | 第28页 |
3.1.2 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| 第28-29页 |
3.2 师资培训发展方面存在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2.1 培训时间缺乏保障 | 第29页 |
3.2.2 教师对培训学习缺乏主动性 | 第29页 |
3.2.3 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 | 第29-30页 |
3.3 教师评价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3.3.1 评价缺乏客观公正性 | 第30页 |
3.3.2 激励呆板缺乏灵活性 | 第30-31页 |
3.4 师资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| 第31-33页 |
3.4.1 用人制度僵化难以人尽其才 | 第31-32页 |
3.4.2 人文关怀忽视缺乏团队精神 | 第32-33页 |
4 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的优化 | 第33-48页 |
4.1 国内外经验借鉴 | 第33-37页 |
4.1.1 国外经验借鉴 | 第33-35页 |
4.1.2 国内经验借鉴 | 第35-37页 |
4.1.3 国内外经验对X高中师资管理的启示 | 第37页 |
4.2 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优化方案 | 第37-46页 |
4.2.1 树立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师资管理理念 | 第37-38页 |
4.2.2 实行现代的教师录用聘任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2.3 实施人文化的教师培训制度 | 第39-44页 |
4.2.4 实行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 | 第44-46页 |
4.2.5 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 | 第46页 |
4.3 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1 政策保障 | 第46页 |
4.3.2 机构保障 | 第46-47页 |
4.3.3 资金保障 | 第47-48页 |
5 改善大连开发区高中师资管理状况的对策建议 | 第48-51页 |
5.1 制定开发区高中师资管理的整体规划 | 第48-49页 |
5.1.1 科学制定高中发展计划 | 第48页 |
5.1.2 详细制定师资队伍规划 | 第48-49页 |
5.2 实行师资管理权和使用权的统一管理 | 第49页 |
5.2.1 教师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放权学校 | 第49页 |
5.2.2 教师队伍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 | 第49页 |
5.3 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培训 | 第49-51页 |
5.3.1 教师的培训提高要系统化制度化 | 第49-50页 |
5.3.2 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人本化管理 | 第50页 |
5.3.3 教师的职业观教育采取全息手段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附录1 X高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| 第54-58页 |
附录2 X高中师资队伍建设访谈提纲 | 第58-59页 |
附录3 X高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——信息统计结果 | 第59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