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管道结构健康监测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3-14页 |
1.3.1 管道腐蚀监测 | 第13页 |
1.3.2 管道泄漏检测 | 第13-14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2 声发射检测技术 | 第19-37页 |
2.1 声发射技术概述 | 第19-23页 |
2.1.1 声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0页 |
2.1.2 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1.3 声发射技术的应用领域 | 第22-23页 |
2.2 声发射基本理论 | 第23-30页 |
2.2.1 声发射的产生机理及物理效应 | 第23-25页 |
2.2.2 声发射波的传播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2.3 声发射信号的时频特性 | 第27页 |
2.2.4 声发射信号基本波形分类 | 第27-28页 |
2.2.5 声发射信号简化波形特征参数 | 第28-30页 |
2.3 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 | 第30-34页 |
2.3.1 声发射信号简化波形特征参数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3.2 声发射信号波形分析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4 声发射检测干扰噪声 | 第34-36页 |
2.5 小结 | 第36-37页 |
3 管道腐蚀声发射监测实验研究 | 第37-70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钢制管道腐蚀机理及特点 | 第37-41页 |
3.3 实验设备 | 第41-43页 |
3.3.1 直流稳定电源 | 第41页 |
3.3.2 声发射仪 | 第41-42页 |
3.3.3 声发射传感器和前置放大器 | 第42-43页 |
3.4 腐蚀管段声发射信号衰减测试及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4.1 测试方案 | 第43-44页 |
3.4.2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5 管道腐蚀声发射监测实验方案 | 第45-46页 |
3.6 管道腐蚀声发射监测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46-68页 |
3.6.1 管道腐蚀实验过程及结果 | 第46-48页 |
3.6.2 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分析 | 第48-64页 |
3.6.3 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波形分析 | 第64-68页 |
3.6.4 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源 | 第6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4 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的聚类分析 | 第70-95页 |
4.1 引言 | 第70页 |
4.2 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的主成分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3 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 | 第72-82页 |
4.3.1 K均值聚类法基本原理 | 第72-73页 |
4.3.2 DB准则及最优聚类数确定 | 第73-74页 |
4.3.3 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 | 第74-82页 |
4.4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 | 第82-92页 |
4.4.1 模糊C均值聚类法基本原理 | 第82-84页 |
4.4.2 模糊C均值聚类法有效性准则及最佳分类数确定 | 第84-85页 |
4.4.3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 | 第85-92页 |
4.5 基于两种聚类算法的管道腐蚀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结果比较 | 第92-9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5 管道腐蚀穿孔泄漏声发射检测及定位实验研究 | 第95-111页 |
5.1 引言 | 第95页 |
5.2 被检测管道声发射信号衰减测试及分析 | 第95-97页 |
5.2.1 测试方案 | 第95-96页 |
5.2.2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96-97页 |
5.3 检测实验方案 | 第97-100页 |
5.3.1 检测原理 | 第97-98页 |
5.3.2 实验装置及参数设置 | 第98-99页 |
5.3.3 检测内容及过程 | 第99-100页 |
5.4 不同管道压强下泄漏声发射信号特性研究 | 第100-103页 |
5.5 管道泄漏源声发射定位研究 | 第103-110页 |
5.5.1 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的小波降噪 | 第103-108页 |
5.5.2 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的时延估计 | 第108-109页 |
5.5.3 管道泄漏源声发射定位及结果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结论 | 第111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