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1.1 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背景 | 第16页 |
1.1.2 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2.1 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.2 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课题需求分析及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0-26页 |
2.1 课题背景 | 第20-22页 |
2.1.1 课题预期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1.2 课题验收环境 | 第21-22页 |
2.2 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2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通信信道测试与分析 | 第26-38页 |
3.1 测量仪器及参数配置 | 第26页 |
3.2 物理信道与拓扑结构 | 第26-27页 |
3.3 信道噪声测试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1 噪声测试方案 | 第27页 |
3.3.2 有色背景噪声 | 第27-28页 |
3.3.3 脉冲噪声 | 第28-29页 |
3.3.4 噪声特性分析 | 第29页 |
3.4 信道阻抗测试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4.1 阻抗测试方案 | 第29页 |
3.4.2 网络节点输入阻抗 | 第29-31页 |
3.4.3 阻抗特性分析 | 第31页 |
3.5 信道衰减测试与分析 | 第31-37页 |
3.5.1 衰减测试方案 | 第31页 |
3.5.2 单体衰减特性 | 第31-33页 |
3.5.3 网络衰减特性 | 第33-37页 |
3.5.4 衰减特性分析 | 第3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CSMA/CA协议分析 | 第38-44页 |
4.1 CSMA/CA协议原理 | 第38-40页 |
4.2 HomePlug AV中CSMA/CA协议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1 HomePlug AV中CSMA/CA参数介绍 | 第40-41页 |
4.2.2 CSMA/CA吞吐量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硬件方案设计与实现 | 第44-64页 |
5.1 硬件方案 | 第44-49页 |
5.1.1 总线方案设计 | 第44页 |
5.1.2 调制解调芯片选型 | 第44-48页 |
5.1.3 测试节点MPU选型 | 第48-49页 |
5.2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49-56页 |
5.2.1 功耗需求分析 | 第50页 |
5.2.2 单板电源硬件架构 | 第50-51页 |
5.2.3 LISN电路 | 第51-52页 |
5.2.4 缓起电路 | 第52-53页 |
5.2.5 EMI滤波电路 | 第53-54页 |
5.2.6 电压转换电路 | 第54-56页 |
5.3 PLC模块电路设计 | 第56-61页 |
5.3.1 QCA7500电路架构 | 第57-58页 |
5.3.2 耦合电路 | 第58-59页 |
5.3.3 发送和接收电路 | 第59-60页 |
5.3.4 以太网物理层电路 | 第60-61页 |
5.4 测试节点电路设计 | 第61-62页 |
5.4.1 测试节点电路架构 | 第61页 |
5.4.2 以太网物理层电路 | 第61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与实现 | 第64-80页 |
6.1 软件测试需求描述 | 第64页 |
6.2 软件测试方案 | 第64-65页 |
6.3 软件测试实现 | 第65-71页 |
6.3.1 典型的测试流程 | 第65-66页 |
6.3.2 主节点控制程序 | 第66-67页 |
6.3.3 主节点接收线程 | 第67页 |
6.3.4 从节点控制程序 | 第67-68页 |
6.3.5 从节点接收线程 | 第68-69页 |
6.3.6 测试部分实现过程 | 第69-71页 |
6.4 软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71-77页 |
6.4.1 测试环境介绍 | 第71-73页 |
6.4.2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73-77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7-8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7.1 本文总结 | 第80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