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动物学论文--动物学的研究与实验论文--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备论文

安全环保防霉剂对动物标本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探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动物标本霉菌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霉菌为严重影响动物标本的因素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危害标本的霉菌种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霉菌对标本的损害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 1.3 霉菌危害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霉菌对人体的危害—致病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霉菌对环境的危害第14页
    1.4 霉菌检测与防治技术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霉菌检测技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霉菌防治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5 几种安全环保防霉材料及其抑菌机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纳米银抑菌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抗菌肽抑霉机理第19-20页
2 馆藏动物标本霉菌的分离及鉴定第20-26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动物标本霉菌样品的采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PDA培养基的配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霉菌的分离纯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霉菌的显微形态学观察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霉菌的分子生物鉴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DNA-ITS序列同源性比较和聚类分析第21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分离纯化结果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22-24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5-26页
3 安全环保防霉剂单一及复合抑菌效果研究第26-35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滤纸片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防霉剂的配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菌悬液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试剂抑菌圈实验(滤纸片扩散法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复合试剂抑菌圈实验第27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试剂抑菌圈试验结果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复合试剂抑菌试验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试剂与复合试剂抑菌对比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3-35页
4 比较转录组分析复合防霉剂抑菌机理第35-39页
    4.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RNA提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样品转录本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GO功能富集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38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38-39页
5 防霉剂在剥制和浸制标本中的应用第39-45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工具第39-40页
    5.2 试验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剥制标本制作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电镜扫描试验第40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剥制标本试验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浸制标本试验结果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电镜扫描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44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作者简介第52-53页
导师简介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icroRNA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评估及癌变监测应用初探
下一篇:山东龙山黑陶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