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缩略词 | 第7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部分 血清noncoding-RNA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| 第13-55页 |
摘要 | 第13-15页 |
Abstract | 第15-17页 |
前言 | 第17-20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8页 |
实验结果 | 第28-42页 |
一、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| 第28页 |
二、候选血清non coding RNA的选择 | 第28-30页 |
三、qPCR技术检测候选血清non coding RNAs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 | 第30-32页 |
四、5种non coding RNA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标志物的ROC分析 | 第32-36页 |
五、5种non coding RNAs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价 | 第36-37页 |
六、血清non coding RNA诊断模型与NSCL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七、non coding RNA诊断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的诊断效率比较 | 第39-40页 |
八、聚类分析 | 第40-42页 |
讨论 | 第42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5页 |
第二部分 循环non coding RNA作为乳腺癌候选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研究 | 第55-94页 |
摘要 | 第55-57页 |
abstract | 第57-59页 |
前言 | 第59-60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60-65页 |
实验结果 | 第65-83页 |
一、候选non coding RNAs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二、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| 第66页 |
三、候选血清non coding RNAs在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 | 第66-68页 |
四、4种non coding RNAs作为乳腺癌血清标志物的ROC分析 | 第68-70页 |
五、4种non coding RNAs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价 | 第70-72页 |
六、non coding RNA诊断模型对乳腺癌不同分期的诊断效率比较 | 第72页 |
七、non coding RNA诊断模型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| 第72页 |
八、聚类分析 | 第72-74页 |
九、正常对照、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患者血清之间的差异性表达 | 第74-75页 |
十、4种non coding RNAs对乳腺纤维腺瘤的ROC分析 | 第75-76页 |
十一、4种non coding RNAs对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ROC分析 | 第76-77页 |
十二、手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non coding RNA表达量的影响 | 第77-81页 |
十三、化疗药物长春瑞滨对乳腺癌患者血清non coding RNAs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讨论 | 第83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4页 |
第三部分 miR-574-5p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| 第94-124页 |
摘要 | 第94-96页 |
Abstract | 第96-98页 |
前言 | 第98-100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00-107页 |
实验结果 | 第107-116页 |
一、miR-574-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二、miR-574-5p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| 第109-112页 |
三、miR-574-5p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112-115页 |
四、乳腺癌血清中SNAI3基因的表达与miR-574-5p表达水平的的相关性 | 第115-116页 |
讨论 | 第116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4页 |
论文综述 | 第12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36页 |
课题资金资助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38-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