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--制剂学论文

无机镓化合物抗菌性能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无机抗菌剂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无机抗菌剂制备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纳米抗菌材料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纳米材料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镓化合物抗菌性第18-20页
    1.5 微生物铁吸收第20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1.7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第21-23页
第二章 硝酸镓抗菌性研究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种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与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第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硝酸镓杀菌率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硝酸镓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硝酸镓杀菌率的确定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硝酸镓对生物膜形成影响的确认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纳米氧化镓的制备及抗菌性研究第31-39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菌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剂与仪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培养基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试液及配制第32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纳米氧化镓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品表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体外抗菌性能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羟基氧化镓制备条件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氧化镓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抗菌实验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四章 镓离子抗菌机理初探第39-55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菌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培养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试液及配制第40-42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缺铁培养基的确认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Fe~(2+)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Fe~(3+)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Ga(NO_3)_3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菌体中铁含量测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铁载体检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硝酸镓与铁对外膜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缺铁培养基的确认结果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Fe~(2+)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影响结果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Fe~(3+)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影响结果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Ga(NO_3)_3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影响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菌体中铁元素含量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铁载体检测结果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硝酸镓与铁对外膜蛋白表达影响的结果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结论第55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洛克的“观念”及其对象--对代理人理论的修正
下一篇:重庆市社区矫正社会力量参与研究--基于社会治理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