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制医疗程序若干法律实务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文献综述及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0-13页 |
三、主要研究方法和计划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强制医疗典型案例剖析及问题引出 | 第14-21页 |
第一节 案例回放 | 第14-16页 |
一、案情简介 | 第14-15页 |
二、庭审情况及裁判结果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审判主体方面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一、审判人员缺乏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 | 第16-17页 |
二、审判人员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障碍 | 第17页 |
第三节 审判程序方面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一、法庭审理过程流于形式 | 第17-18页 |
二、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举证质证不足 | 第18页 |
第四节 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方面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五节 解除程序方面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强制医疗程序审判模式的完善 | 第21-24页 |
第一节 在现有模式上的完善 | 第21-22页 |
一、在合议庭中加入专业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 | 第21页 |
二、成立专业的合议庭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其他模式的一些构想 | 第22-24页 |
一、集中管辖,集中审理 | 第22页 |
二、探索建立审查委员会制度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强制医疗程序审判程序的完善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的判断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强制医疗程序鉴定程序的完善 | 第29-33页 |
第一节 鉴定人出庭质证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赋予当事人鉴定启动权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建立统一的鉴定机构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完善 | 第33-40页 |
第一节 各国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比较 | 第33-35页 |
一、美国的强制医疗释放程序 | 第33-34页 |
二、德国的强制医疗释放程序 | 第34页 |
三、俄罗斯的强制医疗释放程序 | 第34-35页 |
四、我国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释放程序 | 第35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的强制医疗释放程序 | 第35-37页 |
一、构建定期评估制度 | 第35-36页 |
二、强制医疗期限实行相对不定期制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完善执行机构 | 第37-40页 |
一、安康医院现存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二、完善的举措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