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7页 |
1.1 前言 | 第16页 |
1.2 微纳结构的平面波导光栅简述 | 第16-19页 |
1.2.1 微纳光栅的制作工艺 | 第16-17页 |
1.2.2 微纳光栅数值与理论设计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2.3 微纳光栅的多种分束性能实质及分类 | 第18-19页 |
1.3 微纳结构分束型衍射光栅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4 微纳结构分束式光栅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4.1 单通道分束式光栅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4.2 双通道分束式光栅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4.3 三通道分束式光栅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1.4.4 偏振光束分束器光栅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5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与主要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本研究课题的技术路线 | 第27-42页 |
2.1 前言 | 第27页 |
2.2 数值优化设计之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| 第27-33页 |
2.2.1 耦合波理论在TE偏 振光入射下的数值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2.2 耦合波理论在TM偏 振光入射下的数值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3 理论上的物理解释之模态法 | 第33-41页 |
2.3.1 模态法在TE偏 振光入射下的物理解释 | 第33-38页 |
2.3.2 模态法在TM偏 振光入射下的物理解释 | 第38-41页 |
2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偏振无关单通道分束型微纳光栅 | 第42-51页 |
3.1 前言 | 第42页 |
3.2 三层透射式矩形凹槽表面浮雕式单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42-46页 |
3.2.1 模态理论与严格数值模拟下的光栅优化 | 第42-45页 |
3.2.2 入射性能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3 单层透射式带连接层三明治式单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46-49页 |
3.3.1 严格数值模拟下的光栅优化 | 第46-47页 |
3.3.2 物理机制下的理论解释 | 第47-48页 |
3.3.3 数值优化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比较 | 第48-49页 |
3.3.4 入射角度带宽的分析与研究 | 第49页 |
3.4 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偏振无关单层透射式带连接层三明治式双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51-56页 |
4.1 前言 | 第51页 |
4.2 光栅参数的设计与预测 | 第51-53页 |
4.3 光栅参数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4.4 理论与模拟的比较 | 第54-55页 |
4.5 衍射性能的研究 | 第55页 |
4.6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偏振无关单层反射式带连接层三明治式偏振分束光栅 | 第56-63页 |
5.1 前言 | 第56页 |
5.2 光栅参量的理论设计 | 第56-57页 |
5.3 寻求最优化的光栅参量 | 第57-58页 |
5.4 刻蚀误差的讨论与入射性能分析 | 第58-62页 |
5.5 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偏振无关三通道分束型微纳光栅 | 第63-74页 |
6.1 前言 | 第63页 |
6.2 单层透射式带连接层三明治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63-68页 |
6.2.1 光栅数值上的优化设计 | 第63-65页 |
6.2.2 光栅理论上的物理模态解释 | 第65-66页 |
6.2.3 制作误差与入射宽光谱带的讨论 | 第66-68页 |
6.3 双层反射式三明治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68-70页 |
6.3.1 优化分析与设计 | 第68-69页 |
6.3.2 入射宽角带与光谱带的讨论 | 第69-70页 |
6.4 单层反射式带连接层表面浮雕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70-73页 |
6.4.1 光栅数值设计 | 第70-72页 |
6.4.2 衍射性能分析 | 第72-73页 |
6.5 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七章 偏振相关三通道分束型微纳光栅 | 第74-91页 |
7.1 前言 | 第74页 |
7.2 单层透射式三明治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74-78页 |
7.2.1 三明治光栅的优化 | 第74-76页 |
7.2.2 基于优化结果的理论解释 | 第76-77页 |
7.2.3 偏振相关性能下的入射光谱研究 | 第77-78页 |
7.3 单层反射式表面浮雕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78-83页 |
7.3.1 偏振相关反射光栅的优化 | 第78-80页 |
7.3.2 光栅区域的耦合研究 | 第80-81页 |
7.3.3 反射型光栅的制作容忍度与带宽 | 第81-83页 |
7.4 单层透射式带连接层表面浮雕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83-87页 |
7.4.1 模拟优化光栅参量 | 第83-85页 |
7.4.2 光栅区域的耦合分析与研究 | 第85-86页 |
7.4.3 入射谱宽与角宽的研究 | 第86-87页 |
7.5 单层反射式带连接层表面浮雕式三通道分束型光栅 | 第87-90页 |
7.5.1 光栅参量的精确模拟分析 | 第87-89页 |
7.5.2 入射波长与角度的研究 | 第89-90页 |
7.6 小结 | 第90-91页 |
结论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2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