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枫湖大桥有限元模型改进及损伤机制的研究
| 摘要 | 第2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课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| 第10-11页 |
| 1.3 斜拉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| 第11-12页 |
| 1.4 国内外斜拉桥安全监测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2 结构疲劳与腐蚀理论 | 第15-18页 |
| 2.1 疲劳损伤理论 | 第15-17页 |
| 2.2 腐蚀损伤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3 有限元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3.1 有限元概述 | 第18页 |
| 3.2 有限元建模 | 第18-19页 |
| 3.2.1 有限元相关理论 | 第18页 |
| 3.2.2 建模步骤与方式 | 第18-19页 |
| 3.3 误差来源 | 第19页 |
| 4 红枫湖大桥模型的建立 | 第19-34页 |
| 4.1 红枫湖大桥的概述 | 第19-23页 |
| 4.1.1 索塔的概述 | 第21页 |
| 4.1.2 斜拉索的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4.1.3 主梁的概述 | 第22-23页 |
| 4.2 空间模型的建立 | 第23-34页 |
| 4.2.1 模型概述 | 第23-24页 |
| 4.2.2 建模步骤 | 第24-28页 |
| 4.2.3 模型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5 红枫湖大桥模型的工程计算 | 第34-73页 |
| 5.1 软件的选用 | 第34页 |
| 5.1.1 ANSYS15.0简介 | 第34页 |
| 5.1.2 Matlab2010简介 | 第34页 |
| 5.2 索塔的计算 | 第34-45页 |
| 5.2.1 索塔的施工方案及参数 | 第34-36页 |
| 5.2.2 索塔的应力计算 | 第36-45页 |
| 5.2.3 索塔的应力分析 | 第45页 |
| 5.3 斜拉索的计算 | 第45-55页 |
| 5.3.1 斜拉索的施工方案及参数 | 第45-47页 |
| 5.3.2 斜拉索的应力计算 | 第47-55页 |
| 5.3.3 斜拉索的应力分析 | 第55页 |
| 5.4 主梁的计算 | 第55-71页 |
| 5.4.1 主梁的施工方案及参数 | 第55-57页 |
| 5.4.2 主梁的应力计算 | 第57-61页 |
| 5.4.3 主梁的应力分析 | 第61-71页 |
| 5.5 模型的误差分析与修正 | 第71-73页 |
| 6 斜拉桥结构损伤分析 | 第73页 |
| 6.1 索塔的损伤分析 | 第73页 |
| 6.2 斜拉索的损伤分析 | 第73页 |
| 6.3 主梁的损伤分析 | 第73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6页 |
| 7.1 结论 | 第73-75页 |
| 7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附录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