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新疆的自然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| 第8-10页 |
1.1.1 自然地理条件 | 第8页 |
1.1.2 新疆地区的历史沿革 | 第8-10页 |
1.2 新疆地区历年来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唐代的军事遗存、相关研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天山南北发现的军事遗存 | 第14-35页 |
2.1 天山南部发现的城址、烽火台 | 第14-26页 |
2.1.1 交河故城 | 第14-16页 |
2.1.2 高昌故城 | 第16-17页 |
2.1.3 天山南部的四镇 | 第17-18页 |
2.1.4 天山南部的守捉城 | 第18-19页 |
2.1.5 天山南部的其他城镇 | 第19-21页 |
2.1.6 丝绸之路沿线的烽火台 | 第21-26页 |
2.2 以北庭故城为中心的天山北部的军事遗存 | 第26-31页 |
2.2.1 天山北部的最高军事中心——北庭故城 | 第26-28页 |
2.2.2 天山北部的守捉城 | 第28页 |
2.2.3 北庭治下的其他县城 | 第28-30页 |
2.2.4 丝绸之路新北道沿线的烽火台 | 第30-31页 |
2.3 天山南北与军事相关的道路遗存 | 第31-35页 |
2.3.1 沙洲至柳中故城的大海道 | 第31-32页 |
2.3.2 天山南北的古道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| 第35-44页 |
3.1 唐代军事设施在新疆的体现 | 第35-39页 |
3.1.1 城市防御能力的提高 | 第35-36页 |
3.1.2 烽燧的设置 | 第36-37页 |
3.1.3 军城、屯田之城与牧马监 | 第37-39页 |
3.2 天山南北军事遗存的对比 | 第39-41页 |
3.3 新疆军事遗存的功用 | 第41-42页 |
3.4 新疆军事遗存的渊源和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4.1 城址和烽燧的继承和发展 | 第42页 |
3.4.2 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