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三环二萜类骨架的天然产物及其全合成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 | 第7-33页 |
1.1 前言 | 第7页 |
1.2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的三环二萜类天然产物综述 | 第7-10页 |
1.3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的三环二萜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推测 | 第10页 |
1.4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的三环二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综述 | 第10-32页 |
1.4.1 Gademann课题组的生物合成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4.2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构建策略一 | 第13-20页 |
1.4.3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构建策略二 | 第20-21页 |
1.4.4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构建策略三 | 第21-30页 |
1.4.5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构建策略四 | 第30-31页 |
1.4.6 [6-5-6]ABC三环骨架结构构建策略五 | 第31-32页 |
1.5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天然产物Taiwaniaquinone H和Dichroanone以及Taiwaniaquinol B的合成研究 | 第33-50页 |
2.1 天然产物Taiwaniaquinone H和Dichroanone以及Taiwaniaquinol B的合成设计 | 第33-36页 |
2.1.1 合成设计思路 | 第33-34页 |
2.1.2 逆合成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2 天然产物Taiwaniaquinone H和Dichroanone以及Taiwaniaquinol B的合成研究过程 | 第36-48页 |
2.2.1 环丁烯二酮220的合成研究 | 第36-37页 |
2.2.2 化合物219的合成研究 | 第37-41页 |
2.2.3 化合物231的合成研究 | 第41-43页 |
2.2.4 Taiwaniaquinone H(8)的合成研究 | 第43-44页 |
2.2.5 Taiwaniaquinol B(10)的合成研究 | 第44-48页 |
2.3 反应机理 | 第48-49页 |
2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50-61页 |
3.1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50页 |
3.2 实验步骤 | 第50-60页 |
3.2.1 环丁烯二酮220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3.2.2 化合物229的合成 | 第51页 |
3.2.3 化合物230的合成路线一 | 第51-52页 |
3.2.4 化合物230的合成路线二 | 第52-53页 |
3.2.5 化合物219的合成路线一 | 第53页 |
3.2.6 化合物219的合成路线二 | 第53-54页 |
3.2.7 化合物231的合成 | 第54-55页 |
3.2.8 化合物232的合成方法一 | 第55页 |
3.2.9 化合物232的合成方法二 | 第55-56页 |
3.2.10 化合物233的合成方法一 | 第56-57页 |
3.2.11 化合物233的合成方法二 | 第57-58页 |
3.2.12 Dichroanone(17)的合成 | 第58-59页 |
3.2.13 Taiwaniaquinone H(8)的合成路线一 | 第59页 |
3.2.14 Taiwaniaquinone H(8)的“一锅法”合成 | 第59-60页 |
3.3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意义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附录(核磁谱图数据) | 第70-81页 |
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