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| 第8-11页 |
1.1 环境公益诉讼概念 | 第8-9页 |
1.2 生态法治文明建设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 | 第9-11页 |
第2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内容 | 第11-14页 |
2.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历程 | 第11-12页 |
2.2 我国现行公益诉讼的内容 | 第12-14页 |
2.2.1 公益诉讼的类型 | 第12页 |
2.2.2 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| 第12页 |
2.2.3 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 | 第12页 |
2.2.4 公益诉讼的诉讼程序 | 第12-14页 |
第3章 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优点和不足 | 第14-19页 |
3.1 试点工作中以检察机关为主要公益诉讼人的优点 | 第14-16页 |
3.1.1 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| 第14页 |
3.1.2 规定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 | 第14-15页 |
3.1.3 检察建议方式倒逼执法 | 第15-16页 |
3.2 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不足 | 第16-19页 |
3.2.1 试点工作中公益诉讼主体主要是检察机关 | 第16-17页 |
3.2.2 检察建议后缺乏有效的监督 | 第17页 |
3.2.3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缺乏专业性 | 第17页 |
3.2.4 环境公益诉讼中公民的参与度较低 | 第17-19页 |
第4章 完善生态法治文明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路径 | 第19-30页 |
4.1 生态法治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积极参与 | 第19-20页 |
4.1.1 加强决策的科学化、民主化 | 第19页 |
4.1.2 鼓励公民关注环境污染 | 第19-20页 |
4.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后的监督和信息公开 | 第20-21页 |
4.3 完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| 第21-24页 |
4.3.1 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法定 | 第21-22页 |
4.3.2 完善诉讼后信息通报制度 | 第22-23页 |
4.3.3 提高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能力和水平 | 第23-24页 |
4.4 环境公益诉讼中法院的职能作用 | 第24-25页 |
4.4.1 法官酌定诉讼费用制度 | 第24页 |
4.4.2 人民法院应保持司法中立,保证公正判决 | 第24-25页 |
4.5 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| 第25-27页 |
4.5.1 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立法 | 第25-26页 |
4.5.2 建立专业的生态损害科学评估制度 | 第26页 |
4.5.3 探索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| 第26-27页 |
4.6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 | 第27-30页 |
4.6.1 专项基金的来源 | 第27-28页 |
4.6.2 专项基金的使用 | 第28-30页 |
结论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35-36页 |
后记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