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方拱乾家世与生平 | 第10-20页 |
第一节 方拱乾之家世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方拱乾生平 | 第12-17页 |
第三节 方拱乾六子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方拱乾诗学理论 | 第20-29页 |
第一节 抒写真我以诗存人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诗文自娱重视学问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诗当用人勿为人用 | 第24-26页 |
第四节 推崇杜甫注重写实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方拱乾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 | 第29-55页 |
第一节 方拱乾诗歌创作述总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《何陋居集》的思想内涵 | 第30-43页 |
一、“泪枯无可落,转笑昔时人”——抒发矛盾复杂的情感 | 第31-34页 |
二、“淳朴山川异,谁言天一涯”——描写奇异的景观与独特的风俗 | 第34-37页 |
三、“世事文章贱,交情患难真”——展现患难情谊 | 第37-40页 |
四、“同难半桑梓,思乡泪如泉”——倾诉思乡之情 | 第40-43页 |
第三节 《甦庵集》的思想内涵 | 第43-55页 |
一、“穷荒应疾离,恋子转迟迟”——离别之苦 | 第44-46页 |
二、“童子识面颜,欢呼足似奔”——团聚之喜 | 第46-48页 |
三、“京邑传高谊,交游逼古人”——思友之作 | 第48-50页 |
四、“春深催客伴,人老重山情”——记游之作 | 第50-52页 |
五、“人生处境遇,多为境遇迷”——感悟之作 | 第52-55页 |
第四章 方拱乾诗歌艺术特色及影响与地位 | 第55-71页 |
第一节 方拱乾诗歌艺术特色 | 第55-67页 |
一、直抒胸臆与托物言情相结合 | 第55-58页 |
二、悲凉凄苦与淳朴平淡的诗风相互补 | 第58-61页 |
三、沉郁悲凉的意象 | 第61-64页 |
四、语言清新质朴、平实生动 | 第64-67页 |
第二节 方拱乾诗歌之影响与地位 | 第67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7-78页 |
附录 | 第78-98页 |
后记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