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西北五省区货币政策效应差异性研究--基于信贷渠道的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3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相关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方法、思路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·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1-13页
第二章 相关理论概述第13-17页
   ·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观点第13页
     ·新古典综合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第13页
     ·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公共选择理论、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第14页
   ·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观点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狭义的信贷渠道——银行贷款渠道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广义的信贷渠道——资产负债表渠道第15-17页
第三章 1998-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概述第17-23页
   ·1998-200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背景第17页
     ·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第17-20页
   ·2008-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20-23页
     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第21-23页
第四章 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差异性的实证分析第23-36页
   ·变量、模型选取及数据处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变量选取第23页
     ·模型选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·1998-2007年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差异的实证检验第25-30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检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·Granger因果检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·VAR模型检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第28-30页
   ·2008-2010年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差异的实证检验第30-34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检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·Granger因果检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·VAR模型检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脉冲响应图检验第33-34页
   ·实证结论第34-36页
第五章 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差异性成因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·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环境的差异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的差异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第37-38页
   ·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中介的差异性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银行业信贷资产期限结构的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、竞争程度的差异第39-41页
   ·西北五省区信贷渠道传导的微观主体差异性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规模企业密集度的差异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企业融资结构的差异第42-44页
结束语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汇通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
下一篇: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