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霍布斯自然法的内涵及演进:从《法律要义》到《论公民》再到《利维坦》 | 第10-23页 |
一、霍布斯自然法的内容 | 第11-15页 |
(一) 自然法的渊源 | 第11-12页 |
(二) 自然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(三) “自然法”理论的形成 | 第13-15页 |
二、“自然法”的演进 | 第15-20页 |
(一) “自然法”演进的背景 | 第16-17页 |
(二) 霍布斯对首要自然法的不同认识 | 第17-19页 |
(三) 自然法应当规定的其他条款的不同认识 | 第19-20页 |
三、霍布斯自然法思想演变的动因:自由概念的发展 | 第20-23页 |
(一) 《法律要义》和《论公民》中关于自由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(二) 《利维坦》中自由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最终形态的理论展开 | 第23-43页 |
一、霍布斯对“自然状态”的解读 | 第23-26页 |
(一) 作为政治社会出发点的自然状态 | 第23-25页 |
(二) 自然状态形成的原因 | 第25-26页 |
(三) 由自然法建立的政治共同体 | 第26页 |
二、自然法中的“契约”理论 | 第26-33页 |
(一) 契约产生的缘由 | 第27-28页 |
(二) 自然法中契约的内容 | 第28-30页 |
(三) 契约思想中蕴含的道德基础 | 第30-31页 |
(四) 自然法中的社会性自然法 | 第31-33页 |
三、自然法中的“平等”理论 | 第33-37页 |
(一) 平等自然法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渊源 | 第33-35页 |
(二) 权利平等的实现 | 第35-37页 |
四、自然法中“公断人”的理论 | 第37-43页 |
(一) 公断人的产生 | 第37-39页 |
(二) 公断人的“真实”身份与意义 | 第39-41页 |
(三) “最后的自然法”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霍布斯自然法理论逻辑的影响 | 第43-53页 |
一、主权国家的形成及构架 | 第43-47页 |
(一) 代表的产生及作用 | 第43-45页 |
(二)主权权利的诞生 | 第45-47页 |
二、霍布斯自然法理论逻辑下的法律思想 | 第47-53页 |
(一) 自然法与民约法的分离 | 第48-50页 |
(二) 自然法与民约法的并立 | 第50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