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 | 第8页 |
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4.1 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4.2 国外扶贫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.3 研究述评 | 第12页 |
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5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2 产业扶贫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3 古龙岗镇产业扶贫现状 | 第18-24页 |
3.1.古龙岗镇精准扶贫概况 | 第18-20页 |
3.1.1 古龙岗镇概况 | 第18页 |
3.1.2 扶贫对象现状 | 第18-19页 |
3.1.3 扶贫工作成效 | 第19页 |
3.1.4 主要经验做法 | 第19-20页 |
3.2 扶贫产业现状 | 第20-21页 |
3.2.1 扶贫产业规模 | 第20页 |
3.2.2 相关扶持政策 | 第20-21页 |
3.3 产业扶贫典型模式 | 第21-24页 |
3.3.1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: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方式 | 第21-22页 |
3.3.2 油茶产业:油茶托管方式 | 第22页 |
3.3.3 蛋鸡产业:产业链延伸方式 | 第22-23页 |
3.3.4 烟叶产业:政策倾斜方式 | 第23页 |
3.3.5 四种方式的异同点 | 第23-24页 |
4 古龙岗镇产业扶贫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 | 第24-31页 |
4.1 产业扶贫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4-26页 |
4.1.1 数据来源 | 第24页 |
4.1.2 数据分析 | 第24-26页 |
4.2 产业扶贫效果评价 | 第26-29页 |
4.2.1 经济效益评价 | 第26-28页 |
4.2.2 扶贫效益评价 | 第28-29页 |
4.3 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1页 |
4.3.1 人力资源弱,自我发展力差 | 第29页 |
4.3.2 经营主体弱,辐射带动力差 | 第29页 |
4.3.3 基础设施弱,难以支撑产业发展 | 第29-30页 |
4.3.4 扶持力度小,缺乏有效监督 | 第30-31页 |
5 提升产业扶贫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1-34页 |
5.1 着力打造首位产业,大力扶持经营主体 | 第31-32页 |
5.2 着力提升人员素质,加强技术跟踪服务 | 第32-33页 |
5.2.1 着力提升人员素质 | 第32页 |
5.2.2 加强技术跟踪服务 | 第32-33页 |
5.3 加强扶贫队伍管理,强化政策落实监管 | 第33-34页 |
5.3.1 加强扶贫队伍管理 | 第33页 |
5.3.2 强化政策落实监管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附录 | 第38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