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无模板剂法制备Ce-Zr基多级孔氧化物及其催化脱除VOCs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大气污染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2 PM2.5的定义、危害及来源第11-12页
    1.3 VOCs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1.4 国内VOCs的排放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 1.5 VOCs控制技术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VOCs催化氧化技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1.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选题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2 实验部分第19-25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19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技术路线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1页
    2.5 催化剂表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低温N_2物理吸脱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X射线衍射(XRD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拉曼(Raman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程序升温脱附(NH_3-TPD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程序升温脱附(O_2-TPD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CuO的分散性第21-22页
    2.6 催化剂评价第22页
    2.7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产物分析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乙酸乙酯和甲苯的定量分析第23-25页
3 制备方法对Cu-Ce-Zr催化剂脱除甲苯的影响第25-36页
    3.1 实验部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催化剂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催化剂表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催化剂评价第26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催化剂的还原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催化剂的酸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催化剂的氧物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催化剂评价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介孔BP-gel催化剂的形成第3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4 造孔剂对Cu-Ce-Zr催化剂脱除甲苯的影响第36-43页
    4.1 实验部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催化剂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催化剂表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催化剂评价第36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催化剂的氧空位浓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催化剂的还原性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催化剂评价第41-4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5 生物基造孔剂对Cu-Ce-Zr催化剂脱除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影响第43-50页
    5.1 实验部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催化剂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催化剂表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催化剂评价第43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催化剂的氧空位浓度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催化剂的还原性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催化剂评价第47-4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6 结论第50-51页
7 创新点与展望第51-52页
    本文的创新之处第51页
    本文展望第51-52页
8 参考文献第52-60页
9 论文发表第60-61页
10 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离子型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及自愈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