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人工智能理论论文--自动推理、机器学习论文

基于最大间隔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算法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1.1 多标记特征选择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多标记特征选择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本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第13-14页
第二章 多标记学习问题概述第14-24页
    2.1 多标记学习定义第14页
    2.2 数据集属性第14-15页
    2.3 算法性能衡量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2.4 经典算法及其类别划分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Binary Relevance (BR)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Calibrated Label Ranking (CLR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高阶多标记学习算法第18-21页
    2.5 多标记学习算法的框架第21-2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特征选择概述第24-29页
    3.1 特征选择定义第24-26页
    3.2 经典Fisher Score和Relief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经典Fisher Score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经典Relief第26-27页
    3.3 多标记Fisher Score和多标记Relief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标记FisherScore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标记Relief第2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四章 图谱理论与谱特征选择第29-37页
    4.1 图谱理论简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相关定义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拉普拉斯矩阵第29-31页
    4.2 脑电信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pike Sorting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稀疏子空间聚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4.3 谱特征选择框架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本思想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判别性能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五章 基于图谱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第37-4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5.2 标记关联性第37-38页
    5.3 多标记样本相似度的定义第38页
    5.4 标记关联性的判别能力第38-40页
    5.5 与超图的联系第4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六章 基于最大间隔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第41-55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6.2 基于最大间隔的多标记特征选择算法第41-43页
    6.3 与过滤器模型的对比实验第43-44页
    6.4 与过滤器模型对比实验的结果及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6.5 对封装器模型的对比实验第48-53页
    6.6 与封装器模型对比实验的结果及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7.1 本文工作总结第55页
    7.2 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方向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0-61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时空信息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OFDMA多跳蜂窝网的下行链路子载波需求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