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震云《一句顶一万句》叙述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第一章 公开的叙述者与隐蔽的评论方式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公开的叙述者 | 第16-21页 |
第二节 隐蔽的评论方式 | 第21-28页 |
第二章 话语模式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何为话语模式及其分类 | 第28页 |
第二节 小说主要采用的话语模式及其效果 | 第28-36页 |
第三章 叙述时序的闪回和闪前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何为闪回和闪前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为什么要采用闪回和闪前 | 第37页 |
第三节 小说采用的闪回类型及其效果 | 第37-40页 |
第四节 小说采用的闪前类型及其效果 | 第40-44页 |
第四章 全知中的空缺 | 第44-48页 |
第一节 小说为何要留有空缺以及如何制造空缺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小说中的空缺类型及其效果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重复叙事 | 第48-54页 |
第一节 何为重复叙事及其意义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小说中重复叙事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效果 | 第49-54页 |
第六章 主人公的“功能性”和“心理性” | 第54-59页 |
第一节“功能性”人物观和“心理性”人物观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小说融合了“功能性”和“心理性” | 第55-57页 |
第三节 功能性和心理性兼具的主人公的作用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