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3-17页 |
ABSTRACT | 第17-2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23-3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23-26页 |
1.1.1 论文选题的现实背景 | 第23-25页 |
1.1.2 论文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2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1.2.2 核心问题 | 第26-27页 |
1.2.3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1.3 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8-30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、难点与不足 | 第30-32页 |
1.4.1 本文创新点 | 第30-31页 |
1.4.2 研究的难点及不足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32-49页 |
2.1 固定资产投资研究相关理论 | 第32-36页 |
2.1.1 国外投资相关理论 | 第32-36页 |
2.2 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相关理论 | 第36-40页 |
2.2.1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| 第36-38页 |
2.2.2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| 第38-40页 |
2.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研究 | 第40-42页 |
2.3.1 西方学者相关研究 | 第40-41页 |
2.3.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| 第41-42页 |
2.4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相关研究 | 第42-46页 |
2.4.1 关于投资生产效率的研究 | 第43-44页 |
2.4.2 关于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 | 第44-46页 |
2.5 相关文献述评 | 第46-49页 |
2.5.1 相关研究评价 | 第47页 |
2.5.2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历程与投资主体结构的演进 | 第49-72页 |
3.1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历程 | 第49-55页 |
3.1.1 建国后固定资产投资 | 第49-50页 |
3.1.2 二十世纪60年代的固定资产投资 | 第50-51页 |
3.1.3 二十世纪70年代的固定资产投资 | 第51页 |
3.1.4 改革开放至今的固定资产投资 | 第51-55页 |
3.2 资产投资主体结构及其演进轨迹 | 第55-65页 |
3.2.1 各投资主体演进轨迹 | 第55-58页 |
3.2.2 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分行业投资结构 | 第58-64页 |
3.2.3 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| 第64-65页 |
3.3 资产投资主体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波动的互动影响 | 第65-70页 |
3.3.1 计量模型设定 | 第65-66页 |
3.3.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66-68页 |
3.3.3 模型回归及实证分析 | 第68-70页 |
3.4 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基于ICOR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实证研究 | 第72-89页 |
4.1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有效性 | 第72-75页 |
4.1.1 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区分 | 第72-74页 |
4.1.2 效率作为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 | 第74-75页 |
4.2 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效率差异 | 第75-79页 |
4.2.1 ICOR分析简介 | 第75-76页 |
4.2.2 ICOR结果分析 | 第76-79页 |
4.3 不同投资主体分行业投资效率研究 | 第79-84页 |
4.3.1 公有主体分行业投资效率 | 第80-81页 |
4.3.2 私有主体分行业投资效率 | 第81-83页 |
4.3.3 公有主体、私有主体分行业投资效率的对比分析 | 第83-84页 |
4.4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差异的决定 | 第84-88页 |
4.4.1 投资规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| 第84-87页 |
4.4.2 经济体制因素 | 第87-88页 |
4.5 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五章 基于三阶段DEA的固定资产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| 第89-116页 |
5.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89-94页 |
5.1.1 研究方法介绍 | 第89-94页 |
5.1.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94页 |
5.2 我国固定资本配置效率的整体测算 | 第94-97页 |
5.2.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5页 |
5.2.2 有限责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5-96页 |
5.2.3 股份有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6页 |
5.2.4 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6-97页 |
5.3 不同投资主体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 | 第97-105页 |
5.3.1 国有企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8-99页 |
5.3.2 有限责任企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99-101页 |
5.3.3 股份有限企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01-103页 |
5.3.4 私营企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03-105页 |
5.4 不同投资主体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 | 第105-115页 |
5.4.1 国有企业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06-108页 |
5.4.2 有限责任企业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08-110页 |
5.4.3 股份有限企业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10-112页 |
5.4.4 私营企业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12-115页 |
5.5 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第六章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16-141页 |
6.1 金融约束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| 第116-128页 |
6.1.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| 第116-118页 |
6.1.2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| 第118-121页 |
6.1.3 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121-127页 |
6.1.4 稳健性检验 | 第127-128页 |
6.2 政策扶持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| 第128-139页 |
6.2.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| 第128-130页 |
6.2.2 模型及变量定义 | 第130-133页 |
6.2.3 计量结果与分析 | 第133-139页 |
6.2.4 稳健性检验 | 第139页 |
6.3 小结 | 第139-141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141-148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141-143页 |
7.1.1 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结构演进 | 第141-142页 |
7.1.2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| 第142-143页 |
7.2 我国固定资产主体投资结构及投资效率优化的方法与路径 | 第143-146页 |
7.2.1 完善金融信贷政策,规范资金投放流程 | 第143-144页 |
7.2.2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| 第144页 |
7.2.3 加强和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 | 第144页 |
7.2.4 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环境,保持合理规模 | 第144-145页 |
7.2.5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,提高投资效益 | 第145-146页 |
7.2.6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变革 | 第146页 |
7.2.7 完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机制 | 第146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146-1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8-158页 |
致谢 | 第158-1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59-160页 |
附件 | 第1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