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实际意义 | 第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3.1 国外相关民办教育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相关民办中学体育的研究 | 第13-17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7页 |
1.4 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5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8页 |
1.5.2 实地考察法 | 第18页 |
1.5.3 访谈法 | 第18页 |
1.5.4 问卷调查法 | 第18-19页 |
1.5.5 数理统计法 | 第19页 |
1.5.6 逻辑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现状分析 | 第20-35页 |
2.1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师资状况 | 第20-26页 |
2.1.1 师资队伍规模 | 第20页 |
2.1.2 体育教师性别、年龄的结构状况 | 第20-22页 |
2.1.3 体育教师学历、职称的结构状况 | 第22-23页 |
2.1.4 体育教师专项状况 | 第23页 |
2.1.5 体育教师从教年限状况 | 第23-24页 |
2.1.6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及稳定状况 | 第24页 |
2.1.7 体育教师工作量状况 | 第24-25页 |
2.1.8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状况 | 第25-26页 |
2.2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教学状况 | 第26-30页 |
2.2.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课情况 | 第26页 |
2.2.2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 | 第26-27页 |
2.2.3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2.2.4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2.2.5 体育教师的授课形式 | 第29页 |
2.2.6 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 | 第29页 |
2.2.7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| 第29-30页 |
2.3 恩施州民办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| 第30页 |
2.4 恩施州民办中学开展运动训练及比赛情况 | 第30-33页 |
2.4.1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训练情况 | 第30-31页 |
2.4.2 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情况 | 第31-32页 |
2.4.3 参加校外体育赛事情况 | 第32-33页 |
2.5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经费投入状况 | 第33页 |
2.6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的状况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3.1 体育教师配比少,年龄结构与专项分布不合理 | 第35页 |
3.2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,教学大纲不统一,教学评价不完善 | 第35-36页 |
3.3 体育教师工作量得不到认定,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少 | 第36页 |
3.4 体育课外活动少、运动训练项目单一,参加比赛次数少 | 第36页 |
3.5 体育场地与器材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促进恩施州民办中学体育发展的对策 | 第37-41页 |
4.1 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| 第37页 |
4.2 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办学政策法规,转变办学思想 | 第37-38页 |
4.3 重视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,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| 第38页 |
4.4 加大对民办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管力度,统一体育教学大纲 | 第38-39页 |
4.5 根据国家规定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| 第39页 |
4.6 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,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| 第39-40页 |
4.7 建立平台,促进交流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6-47页 |
附录A | 第47-51页 |
附录B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