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电容器论文

高比能量锂离子电容器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主要符号表第18-19页
1 绪论第19-39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9-20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容器概述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容器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容器的储能原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容器的分类及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锂离子电容器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电压窗口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池材料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电容材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电压窗口第35-37页
    1.4 本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第37-39页
2 实验方案和研究方法第39-46页
    2.1 试剂与原料第39-40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0-41页
    2.3 材料表征测试技术第41-42页
    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池制作过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化学测试和计算方法第43-46页
3 多孔炭//钛酸锂型锂离子电容器第46-5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6-47页
    3.2 多孔炭的筛选与分类第47-4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孔炭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微孔-介孔炭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介孔炭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C//LTO型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多孔炭正极孔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联规律第55-5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4 基于沥青烯基多孔纳米炭片的锂离子电容器第58-7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8-59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氧化沥青烯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纳米炭片的合成第59-60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纳米炭片的合成原理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纳米炭片的形貌与结构表征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纳米炭片的电化学性能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纳米炭片正极的锂离子电容器及其电化学性能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多孔炭正极的电化学行为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5 基于SnO_2-C负极的锂离子电容器第74-8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4-75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有序介孔炭载体的合成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SnO_2-C复合材料的合成第75-76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6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有序介孔炭的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SnO_2-C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C//SnO_2-C型锂离子电容器的构筑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C//SnO_2-C型锂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82-8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6 基于炭硫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容器第87-96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7-88页
    6.2 实验部分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炭硫复合材料的合成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聚苯胺包覆炭硫复合电极的制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负极预嵌锂第89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炭硫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聚苯胺包覆炭硫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基于炭硫复合正极的锂离子电容器及其电化学性能第93-95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95-96页
7 结论与展望第96-99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96-97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97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97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1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13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作者简介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鄂温克旗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外周血中性粒细胞/淋巴细胞比值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