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电力系统常见无功调节设备及手段 | 第10-13页 |
1.3 无功优化研究及算法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4 在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无功潮流优化中考虑ATC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ATC、免疫算法及无功优化指标简介 | 第18-24页 |
2.1 ATC的基本概念、算法 | 第18-22页 |
2.2 免疫优化算法概念 | 第22页 |
2.3 无功优化中的稳定指标 | 第22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考虑电压约束条件的ATC计算 | 第24-35页 |
3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3.2 基于线路P-Q电压稳定域的ATC计算 | 第25-33页 |
3.2.1 电压稳定裕度指标 | 第25-26页 |
3.2.2 线路有功-无功电压稳定域运行曲线 | 第26-28页 |
3.2.3 线路稳定运行范围 | 第28-29页 |
3.2.4 线路潮流分布因子 | 第29-31页 |
3.2.5 线路稳定运行极限点 | 第31-33页 |
3.3 系统ATC计算 | 第33-34页 |
3.3.1 考虑线路稳定值的系统ATC公式 | 第33-34页 |
3.3.2 基于线路P-Q电压稳定域的ATC计算步骤 | 第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提高系统ATC无功潮流优化的模型和求解 | 第35-42页 |
4.1 数学模型 | 第35-36页 |
4.2 求解方法及考虑ATC后的无功优化流程图 | 第36-37页 |
4.3 算例1:4节点系统 | 第37-39页 |
4.4 算例2:IEEE-30节点系统 | 第39-40页 |
4.4.1 算例结果 | 第40页 |
4.4.2 比较 | 第4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