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集中连片贫困地区“三生”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--以恩施、渝东南地区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三生”承载力涵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目的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1.5 数据来源第21-22页
2 研究区概况第22-27页
    2.1 自然环境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社会经济概况第24页
    2.3 贫困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2.4 研究区开展“三生”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性第26-27页
3 恩施、渝东南贫困地区“三生”承载力综合评价第27-53页
    3.1 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权重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“三生”承载力指数测算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“三生”承载力等级划分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与空间特征分析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空间相关性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3.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存在的问题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成因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4 基于“三生”承载力的贫困片区扶贫成效耦合分析第53-67页
    4.1 扶贫成效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来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权重的计算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扶贫成效测算第55-56页
    4.2 “三生”承载力与扶贫成效耦合分析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扶贫成效空间格局特征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耦合状况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“三生”承载力与扶贫成效相关性第62-63页
    4.3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5 建议及对策第67-71页
    5.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树立协调、可持续发展理念第67页
    5.2 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类型贫困县扶贫开发策略,提升承载能力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生态补偿力度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推动民族贫困县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民族特色文化开发与利用第68页
    5.3 增强扶贫开发与“三生”之间的协调性,实施高效率扶贫第68-69页
    5.4 弱化贫困地区行政区划影响,缩小贫困县之间差距第69-70页
    5.5 做好基础扶贫工作的同时,加大扶贫检查力度,实施扶贫创新第70-71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1-7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1-73页
    6.2 创新与不足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可能的创新点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足之处第73-74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0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0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联苯加氢制环己基苯的研究
下一篇:硫化锌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