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P2P网络信贷风险现状及监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2 P2P网络信贷概述第15-23页
    2.1 P2P网络信贷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2.2 金融风险第16-17页
    2.3 金融监管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金融监管与网络金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金融监管与民间金融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金融监管与监管套利第18-19页
    2.4 网络金融相关理论基础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网络金融下的支付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网络金融下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网络金融下的直接融资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5 民间金融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民间金融下的金融深化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民间金融下的制度变迁理论第22-23页
3 P2P网络信贷发展现状第23-29页
    3.1 P2P网络信贷高成长的背景因素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资金面紧张与顺周期运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收益产品与便利融资渠道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高风险高收益的小额贷款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国外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国外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概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国外主要的P2P网络信贷平台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国内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国内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国内P2P网络信贷平台的经营状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国内P2P网络信贷的产品第26-27页
    3.4 国内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模式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以拍拍贷为代表的无担保线上模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有担保线上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以宜信为代表的线下模式第28-29页
4 我国P2P网络信贷的风险暴露第29-33页
    4.1 信用风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、小额信贷的技术难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、网络信贷参与者的信用风险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、网络信贷公司的信用风险第30页
    4.2 经营风险第30-31页
    4.3 市场风险第31页
    4.4 法律风险第31-32页
    4.5 银监会曾对P2P行业列述出七项风险第32-33页
5 我国P2P网络信贷规范化发展的监管对策第33-43页
    5.1 P2P网络信贷的监管趋势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关于P2P网络信贷的监管争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P2P网络信贷监管的发展趋势第34-35页
    5.2 P2P网络信贷的监管原则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监管评价标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行业自律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审慎监管的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监管容忍度原则第37-38页
    5.3 P2P网络信贷的监管制度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市场准入制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个人征信体系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信息披露制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市场退出机制第41页
    5.4 P2P网络信贷的监管模式第41-43页
6 结论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晶α-SiO2高压相变制备高性能纳米柯石英、斯石英多晶的研究
下一篇:Ti2SC导电陶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