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施工论文--施工组织与计划论文--施工计划管理论文--造价管理论文

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施工总承包企业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论文创新点第18-19页
2 精细化结算管理相关理论第19-25页
    2.1 精细化管理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精细化管理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精细化管理的要素第19页
    2.2 施工总承包模式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工程总承包模式简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施工总承包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工程结算与审计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工程结算的概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工程结算方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竣工结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竣工结算审计第23-25页
3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构建第25-41页
    3.1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构建思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的内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构建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第27-29页
    3.3 基于WBS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工作范围界定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作分解结构概念及分解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工作分解结构第30-32页
    3.4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过程集成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项目集成的内涵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过程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IDEF0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集成建模第33-41页
4 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方案设计第41-56页
    4.1 投标精细化管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投标报价编制的基本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投标报价编制的关键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精细化投标管理措施第42-44页
    4.2 施工过程成本精细化控制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精细化管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工程变更精细化管理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工程签证精细化管理第48-49页
    4.3 竣工结算精细化管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竣工结算精细化流程管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竣工结算审计重点第52页
    4.4 施工合同与价款调整精细化管理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工程清单模式下合同价款的形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措施第54-56页
5 实例分析——以HC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例第56-65页
    5.1 HC施工总承包企业简介第56页
    5.2 HC施工总承包企业结算工作现存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5.3 HC施工总承包企业精细化结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精细化结算管理组织机构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成本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精细化物资管理第60-65页
6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改进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甘肃省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运用
下一篇:在役公路桥梁健康管理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