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研究生教育论文

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缘起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二) 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燕京大学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(三) 概念界定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一、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兴起背景第20-30页
    (一)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留学教育的发展及留学生的呼吁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 燕大自身发展的需求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燕京大学的自我定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司徒雷登的发展举措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 高校群体崛起的冲击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校整体规模扩大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学校办学层次提升第27-30页
二、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第30-38页
    (一) 早期探索阶段(1919-1925)第30-31页
    (二) 快速发展阶段(1925-1934)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收回教育权运动”与立案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哈佛—燕京学社”与国学研究所第33-34页
    (三) 完善调整阶段(1934-1941)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《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》颁布后的调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抗战爆发后的勉力维持第35-36页
    (四) 走向衰微阶段(1941-1949)第36-38页
三、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施概览第38-59页
    (一) 施教前提:燕大研究生的招录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发布招考信息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接受学生报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组织入学考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 灵活择优录取第43页
    (二) 施教核心:燕大研究生的培养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学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课程设置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 考评方式第51-52页
    (三) 施教保障:燕大研究生的管理第52-54页
    (四) 成效检验:燕大研究生的毕业及学位授予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制定论文撰写标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成立考试委员会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组织硕士学位考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 学位授予及证书式样第57-59页
四、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影响第59-76页
    (一) 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第59-6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精英色彩浓重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师资力量雄厚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关注社会现实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 注重学术交流第67-68页
    (二) 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学术水平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完善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 搭建了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第73-76页
结语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附录第84-9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0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Hadoop的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