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网论文--接入网论文

HINOC 2.0 MAC层信道调度机制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符号对照表第10-11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1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本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6-19页
第二章 HINOC 2.0 接入技术概述第19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HINOC 2.0 技术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技术方案概述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组网方案与网络拓扑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HINOC 2.0 与HINOC 1.0 性能指标对比第20页
    2.3 HINOC 2.0 MAC层协议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AC层协议栈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MAC层协议机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MAC层帧类型第23-25页
    2.4 HINOC 2.0 样机原理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系统工作机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系统硬件平台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系统驱动软件架构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MAC层调度算法综述第33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研究现状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3 典型业务需求与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恒定比特流业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实时的可变比特率业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时的可变比特率业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未定义比特率业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可用比特率业务第36页
    3.4 关键性能指标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主要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其他指标第37-38页
    3.5 现有常用调度算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于轮询的调度算法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基于时延的调度算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基于GPS的调度算法第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四章 HINOC 2.0 调度机制研究第41-5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调度核心机制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道分配机制概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AP周期分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SSC_MAP生成规则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性能需求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际业务需求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时延需求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系统队列缓存需求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4 调度驱动实现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中断响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调度计算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生成写入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HINOC 2.0 调度算法设计实现第51-6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5.2 HINOC 2.0 中现有调度算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固定带宽分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动态实时队长第52-53页
    5.3 基于预测队长的调度算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核心思想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设计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代码实现第54-55页
    5.4 基于预测数据量的调度算法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核心思想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设计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代码实现第58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六章 调度算法性能评估测试第61-7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1页
    6.2 性能评估方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指标测试方案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业务测试方案第62-63页
    6.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带宽分配测试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时延特性测试结果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丢包率测试结果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业务测试结果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预测队长与预测数据量算法的比较第66-67页
    6.4 算法调整与优化第67-6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作者简介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阴山北麓土壤有机碳对不同农作措施的响应机制
下一篇:谷子农艺性状和食味品质评价与Waxy基因多态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