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若干问题研究--以科龙电器案为视角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导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科龙电器关联交易案的概述 | 第13-16页 |
第一节 简析科龙电器关联交易案 | 第13-15页 |
一、 案件概况 | 第13-14页 |
二、 科龙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过程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科龙电器关联交易案发生的缘由 | 第15-16页 |
一、 信息披露不真实 | 第15页 |
二、 中介机构不独立 | 第15页 |
三、 政府监管不到位 | 第15-16页 |
四、 诉讼制度不健全 | 第16页 |
第二章 信息披露制度的探究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| 第17-18页 |
一、 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真实性审查 | 第17页 |
二、 缺乏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的具体规定 | 第17页 |
三、 信息披露的规定过于原则 | 第17-18页 |
四、 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 | 第18页 |
五、 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 | 第18页 |
第二节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| 第18-21页 |
一、 加强披露内容真实性的审查 | 第19页 |
二、 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 | 第19页 |
三、 细化信息披露标准 | 第19-20页 |
四、 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20页 |
五、 明确信息披露时限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中介机构监管制度的探究 | 第21-26页 |
第一节 我国中介机构监管制度的缺陷 | 第21-23页 |
一、 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 | 第21-22页 |
二、 中介机构功能错位 | 第22页 |
三、 中介机构自身缺陷 | 第22-23页 |
四、 中介机构监管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 | 第23页 |
第二节 我国中介机构监管制度的完善 | 第23-26页 |
一、 调整中介机构聘任方式 | 第23-24页 |
二、 调整中介机构报酬来源 | 第24页 |
三、 提升中介机构道德水平 | 第24-25页 |
四、 增强中介机构信誉意识 | 第25页 |
五、 改善中介机构外部环境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政府监管制度的探究 | 第26-29页 |
第一节 我国政府监管制度的缺陷 | 第26-28页 |
一、 监管立法不充分 | 第26页 |
二、 监管机构定位法律不高 | 第26-27页 |
三、 监管职能缺位 | 第27页 |
四、 监管方法单一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我国政府监管制度的完善 | 第28-29页 |
一、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| 第28页 |
二、 调整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 | 第28-29页 |
三、 有效增强监管职能 | 第29页 |
四、 完善监管方法 | 第29页 |
第五章 派生诉讼监管制度的探究 | 第29-36页 |
第一节 我国派生诉讼监管制度的缺陷 | 第30-32页 |
一、 模糊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| 第30-31页 |
二、 诉讼对象范围过于狭隘 | 第31页 |
三、 缺乏约束机制 | 第31页 |
四、 缺乏激励机制 | 第31-32页 |
五、 缺少和解制度 | 第32页 |
第二节 我国派生诉讼监管制度的完善 | 第32-36页 |
一、 细化法律条款 | 第32-33页 |
二、 扩大诉讼范围 | 第33页 |
三、 完善约束机制 | 第33-34页 |
四、 完善激励机制 | 第34页 |
五、 建立和解制度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0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