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0-23页 |
一、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名认识 | 第10-11页 |
二、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因认识 | 第11-14页 |
(一) 感受胎毒 | 第12页 |
(二) 外感六淫 | 第12-13页 |
(三) 饮食失宜 | 第13页 |
(四) 情志内伤 | 第13-14页 |
三、脾虚失运,湿、热、瘀、毒郁滞大肠是溃疡性结肠炎重要病机特点 | 第14-18页 |
(一) 脾虚失运是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的重要病理基础 | 第14-15页 |
(二) 湿、热、瘀、毒郁滞大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病理变化 | 第15-18页 |
1. 湿 | 第16页 |
2. 瘀 | 第16-17页 |
3. 热 | 第17页 |
4. 毒 | 第17-18页 |
四、健脾清肠法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治法 | 第18-22页 |
(一) 健运脾土以固护大肠 | 第19-21页 |
(二) 清大肠积滞以祛邪安正 | 第21-22页 |
五、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23-43页 |
一、实验材料 | 第23-25页 |
(一) 实验动物 | 第23页 |
(二) 受试药物 | 第23页 |
(三) 主要试剂 | 第23-24页 |
(四) 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二、实验方法 | 第25-29页 |
(一) 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给药 | 第25-26页 |
(二)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| 第26页 |
(三) 标本采集 | 第26-27页 |
(四) 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| 第27-28页 |
1. 石蜡切片制作 | 第27页 |
2. 病理HE染色 | 第27-28页 |
(五)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Bcl-2、Bax含量表达 | 第28页 |
(六) 统计学方法 | 第28-29页 |
三、实验结果 | 第29-32页 |
(一)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| 第29页 |
(二)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变化 | 第29-30页 |
(三)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 | 第30-31页 |
(四) 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Bcl-2、Bax表达变化 | 第31-32页 |
四、分析与讨论 | 第32-42页 |
(一)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探讨与建立思路 | 第32-33页 |
(二) Bcl-2/Bax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 | 第33-37页 |
1. 肠黏膜屏障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 | 第33-36页 |
2. Bcl-2/Bax与肠黏膜屏障关系 | 第36-37页 |
(三) 麦纤散是健脾清肠法指导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中药复方 | 第37-40页 |
1.麦芽纤维 | 第38页 |
2.茯苓 | 第38-39页 |
3.山药 | 第39页 |
4.三七 | 第39-40页 |
5.马齿苋 | 第40页 |
(四) 健脾清肠法指导下麦纤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分析 | 第40-42页 |
1. 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 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学影响 | 第41页 |
3. 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黏膜组织Bcl-2/Bax表达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| 第52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