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2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活性氧化镁的性质及应用 | 第10-15页 |
1.2.1 活性氧化镁的性质 | 第10页 |
1.2.2 氧化镁的应用 | 第10-15页 |
1.3 活性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| 第15-21页 |
1.3.1 液相法 | 第16-19页 |
1.3.2 固相法 | 第19-20页 |
1.3.3 气相法 | 第20-21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1.1 实验药品 | 第22-23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2.1 以氢氧化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23-24页 |
2.2.2 以碱式碳酸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24页 |
2.2.3 以三水碳酸镁晶须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晶须 | 第24-25页 |
2.2.4 测试方法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以氢氧化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27-36页 |
3.1 以氢氧化镁原料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27-32页 |
3.1.1 氢氧化镁原料的表征 | 第27-28页 |
3.1.2 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3.1.3 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3.2 以六角片状氢氧化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32-35页 |
3.2.1 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2.2 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3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以碳酸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36-61页 |
4.1 以碱式碳酸镁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 | 第36-43页 |
4.1.1 碱式碳酸镁前驱体的制备 | 第36-40页 |
4.1.2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活性氧化镁煅烧工艺的研究 | 第40-43页 |
4.2 以三水碳酸镁晶须为前驱体制备活性氧化镁晶须 | 第43-57页 |
4.2.1 三水碳酸镁晶须的制备 | 第44-55页 |
4.2.2 由三水碳酸镁晶须制备活性氧化镁煅烧工艺的研究 | 第55-57页 |
4.3 氧化镁中氯离子含量的控制 | 第57-59页 |
4.4 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活性氧化镁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61-66页 |
5.1 吸附时间对活性氧化镁吸附Pb~(2+)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5.2 活性氧化镁对Pb~(2+)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| 第62-65页 |
5.3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