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输送泵车耐磨环质量改进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课题来源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质量改进的相关理论 | 第13-27页 |
2.1 质量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2 SPC技术应用 | 第14-20页 |
2.2.1 SPC技术概述 | 第14页 |
2.2.2 控制图 | 第14-18页 |
2.2.3 过程能力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3 实验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3.1 正交实验设计 | 第21页 |
2.3.2 正交实验的内容与作用 | 第21-22页 |
2.3.3 正交实验设计的类别与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4 Topsis综合评价法 | 第23-25页 |
2.5 Minitab软件介绍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耐磨环产品问题现状分析 | 第27-44页 |
3.1 A企业概况 | 第27-29页 |
3.1.1 企业简介 | 第27-28页 |
3.1.2 组织结构 | 第28-29页 |
3.2 耐磨环介绍 | 第29-32页 |
3.2.1 耐磨环的工作原理 | 第29-31页 |
3.2.2 耐磨环的主要失效形式 | 第31-32页 |
3.3 耐磨环质量问题的提出 | 第32-33页 |
3.4 耐磨环的质量问题现状分析 | 第33-43页 |
3.4.1 现场调查 | 第33-34页 |
3.4.2 关键工序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4.3 热处理工序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4.4 开槽工序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耐磨环质量改进的方案设计 | 第44-63页 |
4.1 质量改进在质量体系中的地位 | 第44-45页 |
4.2 改善方案 | 第45页 |
4.3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| 第45-50页 |
4.3.1 实验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3.2 实验数据收集 | 第46-47页 |
4.3.3 计算综合指标 | 第47页 |
4.3.4 极差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3.5 实验结果的验证 | 第49-50页 |
4.4 过程能力改进 | 第50-58页 |
4.4.1 生产布局改进 | 第51-52页 |
4.4.2 作业人员 | 第52-54页 |
4.4.3 机械设备 | 第54-55页 |
4.4.4 操作方法 | 第55页 |
4.4.5 制造环境 | 第55-57页 |
4.4.6 改善结果验证 | 第57-58页 |
4.5 质量管理文件设计 | 第58-59页 |
4.6 改善后效果及评价 | 第59-62页 |
4.6.1 效果 | 第59-61页 |
4.6.2 评价 | 第61-62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