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概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(二)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法律性质 | 第12页 |
(三)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1.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3页 |
2.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| 第13-14页 |
3. 风险规避假说 | 第14页 |
4. 契约理论 | 第14-15页 |
二、国外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| 第15-18页 |
(一) 国外实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 美国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 | 第15页 |
2. 德国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3. 日本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 | 第16页 |
(二) 对国外实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评价 | 第16-18页 |
1. 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| 第16-17页 |
2. 完善的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17页 |
3. 赋予企业更大的关于实施股票期权的自治权 | 第17-18页 |
三、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3页 |
(一)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立法现状 | 第19页 |
(二)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立法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-23页 |
1. 来源渠道过于狭窄 | 第20页 |
2. 行权条件标准低 | 第20-21页 |
3. 股票期权所得收益性质认定不清 | 第21-22页 |
4.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| 第22-23页 |
四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建议 | 第23-28页 |
(一) 拓宽股票期权的来源渠道 | 第23-24页 |
1. 实施“授权资本制”制度 | 第23-24页 |
2. 引入“库存股”概念 | 第24页 |
(二) 提高股票期权行权条件的标准 | 第24-25页 |
(三) 明确认定股票期权所得收益的性质 | 第25-26页 |
(四) 规范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6-28页 |
1.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| 第26-27页 |
2. 确保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| 第27页 |
3. 强化监管机制 | 第27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2页 |
致谢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