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中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研究--基于数据包络模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第15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构和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根据商业银行三性原则对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类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·根据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分阶段进行效率研究第19-20页
第2章 商业银行效率及计量模型选择第20-25页
   ·商业银行效率含义及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效率第20页
     ·商业银行效率第20-21页
   ·商业银行效率的计量模型比较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参数测量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·非参数测量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·商业银行效率计量模型选择——数据包络模型(DEA)第24-25页
第3章 基于DEA的效率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5-33页
   ·DEA模型的经济学意义第25-30页
     ·规模报酬不变模型下效率的经济意义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下效率的经济意义第27-30页
   ·DEA模型的基本类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规模报酬不变模型(The Constant Returns To Scale Model,CRS)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规模报酬可变模型(The Variable Returns To Scale Model,VRS)第31页
     ·规模报酬非增模型(No Increasing Returns To Scale,NIRS)第31-32页
   ·本文实证研究的DEA模型选择第32-33页
第4章 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第33-52页
   ·指标体系构建第33-36页
     ·确定指标体系的依据第33页
     ·建立指标体系第33-36页
   ·研究样本的确定与参数设置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样本的选取第36页
     ·研究工具及参数设置第36-38页
   ·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·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能力效率实证研究结果第38-43页
     ·中国商业银行获利能力效率实证研究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流动能力效率实证研究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效率实证研究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·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值差异的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产权制度是形成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第46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宏观环境是形成各年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规模效率低下是造成综合经营能力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第50-52页
第5章 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措施建议第52-57页
   ·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措施建议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有效细分市场,实施差别化经营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协调三性经营原则,优化资产的管理第53页
   ·提高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措施建议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完善产权制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第54-55页
   ·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措施建议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关注银行适度规模增长,提高员工素质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充分关注风险防范第56页
     ·加强商业银行经营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附录第61-71页
 附录1 中国商业银行1994—2009年综合经营能力效率值第61-65页
 附录2 中国商业银行2005—2009年获利能力效率值第65-66页
 附录3 中国商业银行2005—2009年资产负债流动能力效率值第66-67页
 附录4 中国商业银行2005—2009年抗风险能力效率值第67-68页
 附录5 1994—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纵向效率值第68-69页
 附录6 中国银行业发展梗概(1979—2008)第69-70页
 附录7 中国四大商业银行概况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泛北部湾区域金融机构合作研究
下一篇:广西金融企业间网络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