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频谱感知的多节点协作干扰与抗干扰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背景与意义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认知无线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频谱感知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安全频谱感知第14-15页
    1.2 频谱感知干扰与抗干扰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频谱感知干扰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频谱感知抗干扰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内容与贡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贡献第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第19-21页
第二章 频谱感知多节点协作干扰与抗干扰第21-37页
    2.1 频谱感知技术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单节点频谱感知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多节点协作频谱感知第25-28页
    2.2 频谱感知面临的安全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感知链路干扰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UEA干扰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UEA对感知性能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数据篡改干扰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SSDF个体攻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SSDF多节点协作攻击第33-35页
    2.5 多节点协作抗干扰第35-3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一种感知链路与感知协作联合干扰方法第37-56页
    3.1 算法的提出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算法背景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算法解决的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3.2 系统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协作干扰算法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感知性能的学习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协作干扰策略第42-46页
    3.4 仿真条件与结果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感知性能的学习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PUEA干扰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PUEA与SSDF协作干扰第51-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基于聚类的多节点协作抗干扰算法第56-79页
    4.1 算法的提出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算法背景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算法解决的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4.2 系统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 4.3 聚类算法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聚类理论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常用聚类算法第61-64页
    4.4 感知数据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聚类的依据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聚类算法的选择第66页
    4.5 安全频谱感知算法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信任用户认证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全局判决过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身份标识值的更新第70-71页
    4.6 仿真条件及结果分析第71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感知性能分析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聚类质量的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 5.2 后期工作展望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便携式经颅直流电刺激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SPARK优化的聚类分类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