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--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

马克思实践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导言第9-11页
 一、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页
 二、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9-11页
一、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历史回溯第11-25页
 (一) 幸福观的研究路径第11-19页
  1. 西方历史上探索"幸福观"的两种基本路径第11-18页
  2. 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幸福的思考第18-19页
 (二) 幸福的内涵与特性第19-25页
  1. 幸福概念界说第19-21页
  2. 幸福的特性第21-25页
二、马克思探索实践幸福观的心路历程第25-35页
 (一) "中学毕业论文和博士论文"中的幸福观:理性主义世界观支配下的现实取向第25-28页
  1. 马克思理性主义世界观的主要内容第25-26页
  2. 定在中的自由:《博士论文》中的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现实取向第26-28页
 (二) 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:人本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自由幸福观第28-30页
  1. 人本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第28-29页
  2. 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获得幸福的前提第29-30页
 (三) 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和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:马克思实践幸福观的升华第30-35页
  1. 幸福观的实践基础——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第31-32页
  2. 幸福与需要——物质生产是获取幸福的基础第32-33页
  3. 自由个性的形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目标第33-35页
三、马克思幸福观的实践根基与人文取向第35-50页
 (一) 实践: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视界第35-38页
  1. 实践的内涵第35-37页
  2. 幸福在于自由自觉的创造第37-38页
 (二) 生活:马克思幸福观的存在论根基第38-42页
  1. 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第39-41页
  2. 幸福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第41-42页
 (三) 异化:马克思幸福观的批判视域第42-46页
  1. 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第43-44页
  2. 异化劳动与人的发展第44-46页
 (四) 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:马克思幸福观的人文取向第46-50页
  1. 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幸福观的核心第46-48页
  2. 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幸福观的价值取向第48-50页
四、马克思实践幸福观的当代意义第50-57页
 (一) 人本幸福观第50-51页
 (二) 共享幸福观第51-53页
 (三) 和谐幸福观第53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阐扬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及其现实意义
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关于我国农村建设问题浅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