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14-16页 |
1.5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6页 |
1.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6.1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6.2 本文的不足 | 第16-17页 |
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2.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其特点 | 第17页 |
2.1.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| 第17页 |
2.1.2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点 | 第17页 |
2.2 投资性房地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2.3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研究——基于CAS3 | 第18-19页 |
2.3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2.3.2 CAS3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 | 第19页 |
2.4 公允价值变化对比——基于CAS39 | 第19-22页 |
2.4.1“公允价值”定义变更 | 第19-20页 |
2.4.2 引入新概念 | 第20页 |
2.4.3 明确估计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4.4 细化披露要求 | 第21-22页 |
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统计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1 总体应用情况 | 第22页 |
3.1.2 行业、地区分布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3.2.1 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较少 | 第23页 |
3.2.2 公允价值模式被利用 | 第23-24页 |
3.2.3 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| 第24-25页 |
3.3 影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推广的原因 | 第25-27页 |
3.3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严格 | 第25页 |
3.3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后续具有不可变更性 | 第25-26页 |
3.3.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利润与现金流背离 | 第26-27页 |
4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案例分析—以海南航空为例 | 第27-39页 |
4.1 海南航空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7-28页 |
4.1.1 海航简介 | 第27页 |
4.1.2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情况介绍 | 第27-28页 |
4.2 海航变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为公允价值的动机 | 第28-30页 |
4.2.1 增加经营成果 | 第28-29页 |
4.2.2 改善财务状况 | 第29-30页 |
4.3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分析 | 第30-37页 |
4.3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转换和处置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3.3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纳税影响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4 CAS39对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4.1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主体的改变 | 第37页 |
4.4.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的完善 | 第37-39页 |
5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改进建议 | 第39-42页 |
5.1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改进建议 | 第39页 |
5.2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改进建议 | 第39-40页 |
5.2.1 确定恰当的估值技术 | 第39-40页 |
5.2.2 继续强化对租金因素的考虑 | 第40页 |
5.3 海航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| 第40-42页 |
5.3.1 补充对租金信息的披露 | 第40页 |
5.3.2 完善关联方之间投资性房地产交易的信息披露 | 第40-41页 |
5.3.3 完善对第三层次输入值的披露 | 第41-42页 |
6 海航案例研究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 | 第42-46页 |
6.1 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6.1.1 修订准则导向,鼓励使用公允价值 | 第42页 |
6.1.2 完善不动产登记,构建房地产交易信息平台 | 第42-43页 |
6.1.3 抑制利润操纵和违反准则规定的行为 | 第43-44页 |
6.2 对企业的启示 | 第44-45页 |
6.2.1 强化企业信息披露意识 | 第44页 |
6.2.2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| 第44-45页 |
6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