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2.1 温度与水稻光合、生长与产量 | 第11-13页 |
1.2.2 水稻对Cd的吸收、运转及积累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1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14页 |
1.3.2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| 第14页 |
1.3.3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Cd积累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光合的影响 | 第15-22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15页 |
2.1.2 试验土壤来源 | 第15页 |
2.1.3 试验设计 | 第15-16页 |
2.1.4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1.5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| 第17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2.1 温度处理对早稻SPAD值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.2.2 温度处理对早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2.3 小结与讨论 | 第20-22页 |
2.3.1 温度对早稻SPAD值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3.2 温度对早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| 第22-31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22页 |
3.1.2 试验土壤来源 | 第22页 |
3.1.3 试验设计 | 第22页 |
3.1.4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3.2.1 生育期 | 第23页 |
3.2.2 株高 | 第23-24页 |
3.2.3 生物量 | 第24-25页 |
3.2.4 产量及产量构成 | 第25-28页 |
3.3 小结与讨论 | 第28-31页 |
3.3.1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3.2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3.3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.4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Cd积累的影响 | 第31-42页 |
4.1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地上部Cd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4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2页 |
4.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2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糙米Cd含量与积累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4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4.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3 小结与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 | 第42-44页 |
5.1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光合的影响 | 第42页 |
5.2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| 第42页 |
5.3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地上部Cd积累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5.4 不同时期温度处理对早稻糙米Cd积累的影响 | 第43页 |
5.5 前景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