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3.1 油菜品种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冬油菜区播种期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3 硼肥在油菜高产栽培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4 直播油菜除草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 展望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直播油菜早熟品种筛选研究 | 第17-20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页 |
2.1.1 供试品种 | 第17页 |
2.1.2 田间设计 | 第17页 |
2.1.3 试验地点与时间 | 第17页 |
2.1.4 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内容 | 第17页 |
2.1.5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| 第17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2.1 油菜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| 第17-18页 |
2.2.2 油菜品种的冬前农艺性状分析 | 第18页 |
2.2.3 油菜品种产量构成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4 油菜品种实测产量分析 | 第19页 |
2.3 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直播油菜的播种期研究 | 第20-23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0页 |
3.1.1 供试品种 | 第20页 |
3.1.2 田间设计 | 第20页 |
3.1.3 试验地点与时间 | 第20页 |
3.1.4 观察记载项目与内容 | 第20页 |
3.1.5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0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2页 |
3.2.1 不同播期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.2.2 不同播种期对油菜冬前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21页 |
3.2.3 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2.4 不同播期油菜实收产量的分析 | 第22页 |
3.3 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直播油菜的除草剂应用研究 | 第23-27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4.1.1 供试材料 | 第23页 |
4.1.2 试验方法 | 第23页 |
4.1.3 调查方法 | 第23页 |
4.1.4 试验概况 | 第23页 |
4.1.5 数据处理方式 | 第23-24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4.2.1 不同药剂对油菜出苗及对油菜幼苗安全性的比较 | 第24页 |
4.2.2 不同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| 第24-25页 |
4.2.3 不同药剂处理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4.2.4 实收油菜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| 第26页 |
4.3 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5章 直播油菜的硼肥应用研究 | 第27-31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5.1.1 供试材料 | 第27页 |
5.1.2 田间设计 | 第27页 |
5.1.3 试验地点与年份 | 第27页 |
5.1.4 观察记载项目与内容 | 第27页 |
5.1.5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7-28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5.2.1 各处理油菜植株冬前农艺性状分析 | 第28页 |
5.2.2 各处理对油菜花期育性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5.2.3 不同施硼处理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29页 |
5.2.4 不同施硼处理油菜实收籽粒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5.3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6章 总结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6.1 总结 | 第31页 |
6.2 讨论 | 第31-33页 |
6.2.1 关于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 | 第31页 |
6.2.2 关于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的播种期确定 | 第31-32页 |
6.2.3 关于直播油菜高产栽培除草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 | 第32页 |
6.2.4 关于直播油菜高产栽培增施硼肥效果的研究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