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化学纤维工业论文--合成纤维论文

电容去离子脱盐用整体性活性炭纤维的设计构筑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主要符号表第21-22页
1 绪论第22-48页
    1.1 水资源危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全球水资源短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水资源短缺原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中国水资源危机第23-24页
    1.2 海水淡化技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要海水淡化技术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海水淡化方法的能耗第27页
    1.3 电容去离子脱盐技术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容去离子技术发展历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优势第30-31页
    1.4 电容去离子技术核心-电极材料第31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碳气凝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活性炭电极材料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活性炭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碳化物衍生碳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介孔炭材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碳纳米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 石墨烯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8 宏观整体性炭材料第42-45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45-48页
2 实验部分第48-55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第48-49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2.3 表征方法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X射线衍射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Raman光谱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物理吸附脱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四探针法测试电导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电化学测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CDI电吸附测试第52-55页
3 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CB/ACF复合电极及其脱盐性能研究第55-6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5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B/PAN纤维制备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B/ACF纤维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B/ACF纤维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CB/ACF纤维CDI电吸附测试第5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CB/ACF900形貌表征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B/ACF900孔结构性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B/ACF900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CB/ACFX电极脱盐性能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CB/ACF900电极再生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机理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节第64-65页
4 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CNT/ACF复合电极及其脱盐性能研究第65-7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CNT/ACF电极制备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NT/ACF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CNT/ACF电极材料电吸附性能测试第6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NT/ACF电极微观形貌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CNT/ACF电极电化学性能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CNT/ACF电极电吸附脱盐性能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CNT/ACF电极的再生性能第73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73-75页
5 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RGO/ACF电极及其脱盐性能研究第75-8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5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RGO制备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RGO/ACF纤维的制备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RGO/ACF-X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RGO/ACF-X电吸附性能测试第76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RGO/ACF-10的微观形貌特征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RGO/ACF-X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RGO/ACF-X的电吸附及再生性能第84-87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87-88页
6 超声雾化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-RGO/ACF电极用于CDI脱盐技术第88-106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8页
    6.2 实验部分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GO分散液的制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S-RGO/ACF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S-RGO/ACF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S-RGO/ACF复合材料的CDI性能测试第89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89-9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S-RGO/ACF微观形貌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S-RGO/ACF的电化学性能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S-RGO/ACF电吸附性能第95-96页
    6.4 模拟计算第96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EDL模型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简化的动态CDI模型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截止孔径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不同电极材料理论吸附量与实验吸附量对比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不同电压对S-RGO/ACF电极截止孔径的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7 工艺参数对实验室放大CDI装置脱盐性能的影响第106-116页
    7.1 引言第106页
    7.2 实验部分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AC电极的制备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AC电极的电吸附脱附测试第107页
    7.3 工艺参数的影响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吸附电压的影响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吸附时间的影响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速率的影响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不同初始浓度的影响第110-112页
    7.4 循环再生性能第112-115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115-116页
8 结论与展望第116-119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116-117页
    8.2 创新点第117页
    8.3 展望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3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相关的科研成果第131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作者简介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价铑/钴催化芳烃经碳氢键活化与不饱和分子的偶联反应
下一篇:卟啉/苯二甲酸类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气相甲苯的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