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竹类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利用 | 第14-15页 |
1.2 竹材解剖性质 | 第15-17页 |
1.2.1 竹材的显微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2.2 竹纤维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2.3 解剖性质与力学关系 | 第17页 |
1.3 竹材细胞壁木质化过程和木质素微区分布 | 第17-19页 |
1.4 竹材的微力学 | 第19-21页 |
1.4.1 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能 | 第19-20页 |
1.4.2 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1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6.1 撑篙竹解剖特性 | 第21-22页 |
1.6.2 撑篙竹木质素微区分布 | 第22页 |
1.6.3 撑篙竹单根纤维力学性能 | 第22页 |
1.6.4 撑篙竹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能 | 第22页 |
1.6.5 撑篙竹木质化过程中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1.7 技术路线 | 第23页 |
1.8 研究课题及经费来源 | 第23-24页 |
2 撑篙竹解剖特性 | 第24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4页 |
2.3.1 撑篙竹解剖特征 | 第27-31页 |
2.3.2 撑篙竹微纤丝角的变异 | 第31-34页 |
2.4 小结 | 第34-36页 |
3 撑篙竹木质素的微区分布 | 第36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3.1 木质素的分布 | 第37-38页 |
3.3.2 木质素的的含量 | 第38-42页 |
3.4 小结 | 第42-43页 |
4 撑篙竹单根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异 | 第43-53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5页 |
4.2.1 样品制备 | 第43-44页 |
4.2.2 试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2页 |
4.3.1 撑篙竹单根纤维的力学性质 | 第45-48页 |
4.3.2 竹龄对单根纤维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.3 径向部位对单根纤维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3.4 纵向部位对单根纤维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撑篙竹纤维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变异 | 第53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6页 |
5.2.1 样品制备 | 第54页 |
5.2.2 实验方法 | 第54-56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5.3.1 竹龄对细胞壁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5.3.2 径向部位对细胞壁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3.3 纵向部位对细胞壁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5.4 小结 | 第59-60页 |
6 撑篙竹木质化过程中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| 第60-66页 |
6.1 引言 | 第60页 |
6.2 木质化过程中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 | 第60-65页 |
6.2.1 纤维形态与纤维拉伸性能 | 第60-63页 |
6.2.2 微纤丝角与纤维拉伸性能 | 第63页 |
6.2.3 木质素含量与细胞壁性能 | 第63-64页 |
6.2.4 纤维拉伸性能与细胞壁力学性能 | 第64-65页 |
6.3 小结 | 第65-66页 |
7 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6页 |
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