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放射卫生论文--放射性的测量和剂量论文

(10-300kV)X射线水吸收剂量溯源方法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1.4 课题依托第13-14页
    1.5 预期研究成果第14-16页
第2章 理论基础概述第16-22页
    2.1 X射线的产生第16-17页
    2.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电效应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康普顿散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子对生成第18页
    2.3 X射线剂量学中使用的物理量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比释动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吸收剂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照射量第2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第3章 X射线水吸收剂量测量装置第22-34页
    3.1 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X射线机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过滤装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定位装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基准电离室第26-27页
    3.2 微电流测量系统第27-29页
    3.3 传递电离室第29-31页
    3.4 三维移动水箱系统第31-3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4章 X射线辐射场的研究第34-46页
    4.1 半值层的测量第35-41页
    4.2 有效能量第41-43页
    4.3 辐射野的测量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5章 电离法测量X射线水吸收剂量第46-62页
    5.1 电离室的空气比释动能刻度因子N_K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空气比释动能的绝对测量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电离室的刻度第50-51页
    5.2 水与空气的质能吸收系数之比第51-54页
    5.3 电离室的扰动因子及背散射因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离室的扰动因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背散射因子第56-57页
    5.4 电离电荷MQ测量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低能辐射质下的电离电荷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中能辐射之下的电离电荷第58-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6章 不确定分析第62-66页
结论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3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合结构中的Dyck Path及其应用
下一篇:磁场对单层石墨烯势垒结构电子输运的影响